汉中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引领村民发展产业助脱贫

汉中日报 2019-06-19 10:02 大字

南郑区小南海镇秦家坝村产业基础薄弱,全村以传统的粮油、茶叶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仅一家小规模家庭式茶叶生产作坊,种养殖业基本是自给自足,偶有零星土特产售卖以补贴家用,群众增收渠道少、生活水平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极其落后。

发展特色产业,帮助群众增收。驻村工作队依据该村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从发展特色产业入手,积极引领村民发展茶叶、苗木、生猪、中蜂养殖等主导产业。在全村原有茶叶1040亩基础上,引导贫困户新发展茶园650亩、低改茶园200亩、种植银杏373亩、养殖中蜂305箱、种植中药材100亩、养鸡1万只、生猪100头、山羊300只、肉牛100头,发展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17年至2019年,合作社连续3年为105户贫困户共兑付产业奖补资金43.1万元。

培育经营主体,抱团集群发展。依托村组自有资源,吸纳128户(含105户贫困户)成立了村民富专业合作社。一是建设秦家坝村合作社办公用房526平方米,用于村集体合作社管理和运营。二是牵线搭桥,帮助建成年加工275吨(绿茶茗茶共175吨、100吨茶多酚原料、茶叶精选生产线各一条)扶贫茶厂,并与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村合作社茶厂将直接收益20万元,村民茶叶种植收益明显提升。自4月1日茶厂运行以来,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入户、会议、培训等各种机会向群众宣传以扶贫合作社为依托的“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变一家一户生产的单打独斗为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茶产业,提升种茶采茶技能,多渠道增加收入。至目前,已收购鲜茶叶5000余公斤,累计生产毛茶2300斤,支付群众鲜叶收购款20万元。通过扶贫合作社这个致富平台,该村贫困户预计人均年收入增加400元,有力助推了该村整村脱贫摘帽。

争取金融支持,培育“造血”功能。资金缺乏,用钱地方多,是困扰脱贫攻坚的瓶颈。驻村工作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争取金融支持,激活贫困户“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小额信贷和互助资金协会对脱贫攻坚的作用,全村21户贫困户享受到小额全额贴息贷款105万元,20户贫困户享受到互助资金协会贷款48万元。市红十字会马来西亚秦家坝村扶贫项目捐助该村10户19.6万元,长久用于群众发展产业。受益贫困户在这些资金的的支持下,“造血”功能增强,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脱贫摘帽蹄疾步坚。

新闻推荐

汉中交警一大队完成2019高考道路交通安保任务

阳光讯(记者李希通讯员杨优悠文/图)6月8号下午,伴随着交卷铃声的响起,2019年高考考试“告捷”!高考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