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实施“六项制度”提升民情直通车办件质量

汉中日报 2019-05-21 10:38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张灵军)南郑民情直通车服务中心认真践行“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服务理念,实施“六项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诉求办理机制,着力提升办件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限时办结制度。明确诉求办理时限,做到简单问题迅速办,一般事情及时办,紧急问题紧急办。对不在规定时限办结的,系统将亮灯进行提示,并自动生成考核清单作为年终考核依据。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的事项,承办单位要通过平台提出延期申请并向群众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运行通报制度。通过周报、月报和督查通报等方式及时通报各部门、单位民情直通车工作开展情况,对行动迟缓、敷衍塞责、被动应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确保诉求办理工作落到实处。截至4月底,今年累计印发周报16期、月报4期。

督办考核制度。形成了日常督办、区级领导批示督办、区委政府督查室督办、区纪委督办、现场联合督办的“五位一体”督办模式,出台了《南郑区民情直通车系统平台督查督办工作暂行办法》《南郑区民情直通车暨5412345民生热线考核实施细则》,对各单位办件情况实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监督检查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2018年进行日常督办93次、纪委督办47次、区级领导批示督办42次。

联席会议制度。对情况复杂、责任不清、涉及多方面、多部门,单靠一个单位难以解决的群众诉求,通过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召开联席会议形式,集中研究分析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共同推进问题解决。区委、政府先后召开民情直通车工作专题会议3次,联席会议7次。

民情分析制度。定期通过运行大数据对群众反映的热线、难点问题及重要社情民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深掘问题根源,探索长效机制,形成4期分析报告报区委、政府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南郑区民情直通车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将民情直通车工作作为行政效能监督及整治为民服务不畅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定期开展事项办理效能专项监察,对群众诉求办理工作不重视、久拖不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效问责。

新闻推荐

走进丝路源点 汉中外资合作恳谈会召开 签订《中外产业园项目合作共建协议》

本报汉中讯(记者陈卫平李杰)5月13日上午,第四届丝博会汉中市代表团在驻地酒店召开了“走进丝路源点—汉中外资合作恳谈会”...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