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案一审判处死刑 张扣扣在作案前几天曾向父亲透露“整王家”想法

华西都市报 2019-01-09 03:07 大字

张扣扣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案 1月8日,被告人张扣扣(前)在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现场。 新华社发

2019年1月8日,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张扣扣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一案并当庭宣判,判决张扣扣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认为:

张扣扣杀人犯意坚决

犯罪手段特别残忍

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扣扣家与被害人王自新家系邻居。1996年8月27日,因邻里纠纷,王自新三子王正军(时年17岁)故意伤害致张扣扣之母汪秀萍死亡。同年12月5日,王正军被原南郑县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此后,两家未发生新的冲突,但张扣扣对其母亲被伤害致死心怀怨恨,加之工作、生活长期不如意,心理逐渐失衡。2018年春节前,张扣扣发现王正军回家过年,产生报复杀人之念,遂准备了单刃刀、汽油燃烧瓶、玩具手枪、帽子、口罩等作案工具,并暗中观察王正军及其家人的行踪。2018年2月15日12时许,张扣扣发现王正军及其兄王校军与亲戚上山祭祖,便戴上帽子、口罩等进行伪装,携带单刃刀、玩具手枪尾随王正军、王校军至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原三门村村委会门口守候。待王正军、王校军返回时,张扣扣持刀朝王正军颈部、胸腹部等处割、刺数刀,又朝王校军胸腹部捅刺数刀,之后返回对王正军再次捅刺数刀,致二人死亡。张扣扣随后到王自新家中,持刀朝王自新胸腹部、颈部等处捅刺数刀,致其死亡。张扣扣回家取来菜刀、汽油燃烧瓶,又将王校军的小轿车左后车窗玻璃砍碎,并用汽油燃烧瓶将车点燃,致该车严重受损,毁损价值32142元。张扣扣随即逃离现场。2月17日7时许,张扣扣到公安机关投案。

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扣扣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杀人后故意焚烧他人车辆,造成财物损失数额巨大,其行为又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成立。张扣扣蓄谋报复杀人,选择除夕之日,当众行凶,先后切割、捅刺被害人王正军、王校军和王自新的颈部、胸腹部、背部等要害部位共计数十刀,连杀三人,还烧毁王校军家用车辆,其犯罪动机卑劣,杀人犯意坚决,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和罪行极其严重,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依法惩处并数罪并罚。本案虽然事出有因,张扣扣系初犯且有自首情节,但是依法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故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宣判后,张扣扣当庭表示上诉。

被告人供述:

早在作案之前10天

已开始准备各种工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警方公布的张扣扣供词中了解到,据张扣扣所说,他早在作案前十天,就已经开始做准备。

在警方公布的被告人供述中,张扣扣表示,自己在2月5日,发现受害人已经回到了家中,当时就已经开始准备作案。张扣扣先后准备了口罩、帽子、刀、玩具枪、汽油瓶等作案工具,并每天通过窗户,观察受害人的生活规律。

对于张扣扣的供述,张扣扣的姐姐与父亲均有证词佐证。张扣扣的姐姐张某波表示,张扣扣曾于2月5日,借了他们家的摩托车,而张扣扣制作汽油瓶所用的汽油,正是来自于这辆摩托车。而张扣扣的父亲张福如则证实,张扣扣曾于案发前几日,向自己透露过想要“整王家”的想法,而自己曾劝过张扣扣,两人还因此吵了一架。

根据汉中中院官方微博的庭审直播,庭审中,张扣扣称大年三十是很特殊的日子,认为是个“千载难逢的时候”。他称,王正军是打死其母亲的人,他的母亲死后,自己觉得“一直都很坎坷”,从未放弃过报仇的想法。当日看到王正军路过,一下就想到母亲死亡的情景,“我脑子一下就空白了,不受控制”。

张扣扣还称,作案时没有后悔,“现在这么久了,我觉得我当时有一点点冲动”。

公诉机关:

极端自私的个人“恩仇”

绝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借口和理由

根据汉中中院官方微博直播,在庭审辩论阶段,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

公诉人称,张扣扣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尸检表明,被害人王正军身中24刀,王校军身中9刀,王自新身中16刀;这49刀主要围绕被害人的胸、腹、颈部等要害部位,足见其杀人意志坚决,作案手段残忍。

公诉人称,纵观张扣扣工作生活经历,其对自身能力认识不清,遇到挫折后不从自身寻找原因,反省自身的短板和不足,没有通过改变和提高自我来适应当下的竞争环境,反而好高骛远,遇到挫折不能正确面对,张扣扣已经因其工作生活的不如意,陷入了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因为无法自我排解而将负面情绪完全归结于他人,陷入了更大的逻辑错误中,选择了被害人一家作为宣泄对象。

公诉人称,张扣扣其实是打着“为母报仇”的旗号,掩盖其宣泄生活不如意之实;其杀人动机的产生并非是由1996年案件引起,而是因为其自身原因,对生活现状不满,对未来失去信心,为宣泄其情绪寻找出口。法院及检察机关均对1996年案件进行了审查,均未发现任何不当之处。

公诉人还称,极端自私的个人“恩仇”,绝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借口和理由。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只是让社会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必须坚决杜绝。

公诉人称,在试图去了解、探寻真相的同时,除了好奇心、同情心,更需要平和的心态、理性的认识、严谨的思考和对未知的敬畏。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沈轶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等

新闻推荐

从“瘦身”到“强体”的蜕变 汉中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除积弊筑根基侧记

本报通讯员吴杨在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下,2017年上半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编办)历时3个多月奔走调研、多方...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