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工农业生产大发展
?南郑区高台镇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农业,为群众增收。本报记者汤江摄
改革开放40年来,汉中市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天汉大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汉中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71.3亿元,比1978年的12亿元增长35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66元,比1978年的152元增长9514元。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汉中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中后期的飞跃。从发展特点看,经历了发展、调整、超越,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总量快速扩张,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效益不断提高。汉中市以工业翻番工程为抓手,持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截至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24.88亿元、实现增加值440.75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71.47倍、262.35倍(按90不变价计算);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51.1:25.7:23.2,到2017年的15.8:46.3:37.9,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前半段。在全市工业总量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调整工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在持续推进,实施百项百亿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工业园区、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连续多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100亿元以上,工业重点技改项目投资保持50亿元以上,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新能源四大百亿产业集群。到2017年底,全市建成产值百亿工业园区4个、5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3个;累计培育541户(2000万元以上),其中,过100亿元企业3户;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新能源四大产业集群分别实现产值322.24亿元、490.4亿元、405.27亿元、157.5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逐步完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面迸发,汉中农业和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汉中农业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以粮油、生猪、茶叶、蔬菜、水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特色农业焕发新气象。“汉中仙毫”“汉中大米”“城固柑桔”等一系列产品都成为汉中特色农业的“金名片”。2014年,“汉中仙毫”首出国门便一“茗”惊人,摘取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2017年又摘取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殊荣,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104.15万亩,比2007年翻一番,茶叶产量达3.98万吨,是1978年的201倍,茶叶生产成为推动汉中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40年来,汉中市旅游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破冰前行、求索奋进,经历了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坚持建精品、抓特色、创品牌的工作思路,持续破解发展难题,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要素体系日趋完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从粗放发展型向集约高效型、从低层次开发向高品质提升的新跨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全市旅游业紧紧围绕“三市”建设目标,以优质旅游为发展方向,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建设旅游文化产业,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加快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发展转变,旅游业实现了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到“经济支柱产业”的跨越发展,开启了汉中文物旅游业发展新纪元。
本报记者 李云湉
新闻推荐
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张福如申诉 对张福如申请国家赔偿案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新华社西安10月19日电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19日依法驳回申诉人张福如(陕西汉中市“2·15”故意杀人案嫌犯张扣扣之父)...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