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名乡村医生的非职业追求

汉中日报 2017-11-10 15:48 大字

职业农民刘兴玉带着合作社的贫困户一起种植元胡。 本报记者 曹娜 摄

本报记者 曹娜 实习生 刘泽荣 收起白大褂,放下药箱子,穿上黄胶鞋,今年46岁的农场主、乡村医生刘兴玉准备“下地干活”。11月7日早晨,有些清冷,站在南郑区梁山镇前丰村合作社办公室窗前,俯瞰远处流转来种植中药材的100多亩土地,他暗下决心——加上新流转来的140多亩地,领着32户贫困户,一定要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从乡村医生到职业农民,把绿色健康的种植理念教给农民“不务正业”的刘兴玉原是南郑区梁山镇前丰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从医多年他发现,村民很多慢性病来源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少老邻居没文化不懂科技,在农业生产上超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病从口入,得从一日三餐下手。餐桌离不开农产品,刘兴玉脑子转了又转,咋整?务农吧!把绿色、健康的种植理念带到农村,教给农民。

2007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在同为乡村医生的妻子和父母亲朋的极力反对下,借着当时郭滩乡在前丰村建立千亩桔园的机会,刘兴玉赊了1200株桔苗,种在“草石岩”那片荒山上。第二年春天再筹资,又种上一片核桃树。好好的医生不当当农民?起早贪黑背着干粮拼命干活,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家人反对又心疼。拗不过这头“犟驴”,妻子加入,七老八十的父母也被拉去看山护园。收获季到,50亩桔园、60亩核桃园硕果累累,带来了家中主要的经济收入。2009年刘兴玉光荣入党,2011年高票成为村支部委员,2014年,他创建的农场成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带着老乡一起干的时机已到!

靠天吃饭、地里刨食,贫困就像带刺的藤蔓裹缠着前丰村这个梁山镇唯一的贫困村。“梁山地理位置特殊,在西干渠的最尾部,附近也没有其他水源,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历史问题,一直制约这里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也受限。”村支部书记龚必彦盼水盼得脖子都长了。这几年国家扶贫力度加大,村里的道路和自来水问题已基本解决,灌溉用水也计划两三年内解决。眼看有了盼头,刘兴玉这个爱用医生眼光审视人的职业农民,又发现了让他“挠头”不已的问题:村民的情绪有些不对头,农闲的时候没事干,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心理影响身体,不少老邻居找他咨询拿药,不是今天感冒了,就是明天哪儿又疼。不能再等,帮贫困户脱贫得动起来了。全村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19户627人。贫困久了,习以为常,干劲不足,刘兴玉仿佛在扶贫对象的身上看到了贫困代际遗传的病根。

2016年,刘兴玉45岁了,这一年,扶贫奔小康步伐加速,是攻坚之年。汉中的干部群众都在为早日脱贫干得热火朝天。“让老乡跟我一起种果树?投资大不说几年才能见效益,投入风险也大,不行!”“挠头”烦躁之时,刘兴玉忽然想起一位老邻居跟他的闲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咱这种过乌药,那时没有化肥也没有农业机械,种出的乌药却又大又好。”成了,就是它——中药材!请专家反复实地考察,多次论证,在村委和村民的支持下,南郑县前丰兴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应时而生,刘兴玉成了理事长。

带领贫困户集约化绿色种植,建起产供销链条 产业有了,模式建起了,钱呢?“挠头”挠的头发快掉光时,恰在此时,上面送来了扶贫政策。广泛征得贫困户意见后,前丰村委将2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注入,并以互助资金将30万元作为永久性原始资本供贷给合作社。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全村32户67名贫困群众自愿加入专业合作社。同时,鼓励吸纳全村非贫困户出资入股,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合作社注资资金达60余万元,刘兴玉终于松了一口气。眼下只剩最后一个问题——土地!

“可这跟我有啥关系?”10月2日晚的村民会议上,刘兴玉说明了流转一些村民土地的想法和用意。大多数举手赞同,然而有那么几户声明:

“老刘,咱私人感情是好,但流转土地是帮贫困户,这是集体的事,我们不干。”

“流转去又不是你个人种,给我撂荒了咋办?破坏了我的地貌又咋办?”

“一旦失败了,难道要割舍我们私人的感情去问你要账吗?”

七嘴八舌质疑声不断,场面僵住,不欢而散。村主任劝大家别急,回去好好考虑,三天后回话。在那两天,村子里沸腾了,说什么的都有。忙糊涂的刘兴玉不知所措,倒了一杯酒闷闷不乐地喝着。坐在旁边的妻子忽然在桌上一敲,吓了他一跳,“你疯了,敲什么敲?”“他们不是说私人关系很好吗?咱俩为啥不去挨家挨户单独做工作呢?也许这样会有效果。”一口喝下剩下的酒,刘兴玉一步跨出大门,妻子紧跟其后。

“上哪家?”

“你说上谁家就上谁家。”

“那就上第一个提出反对的人家”。妻子一句话拍了板!狗在外面咬个不停,主人避而不见。等,再等,一个晚上,两个晚上……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对方最终提出了一个要求:“土地我只流转给你刘兴玉,我信得过的是你!”就这样,土地租到手了。刘兴玉再松一口气,他知道再解决最后一个问题这事就成了——如何配套,如何管理,如何销售?

“政府放权服务上门,能人主导,群众参与,常态公示,社会监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县镇村三级均不直接参与种植、田间管埋、用工酬劳等事务,只邀请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主动上门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等服务。刘兴玉全权代表,直接负责基地建设、产业发展,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劳动务工,并以天记工,按月结账,定期公示开支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合理合规发挥效益。”梁山镇党委书记常勇的一锤定音,给刘兴玉吃下了定心丸。

“让咱村的鳏寡孤独都身心健康” “看看刘兴玉招的工,老的七八十岁,还有聋哑人,这样一群‘老弱病残\’能把事干成?”在这样不了解情况的质疑声中,这样一群人真就把事干成了!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分别与陕南汉王药业、秦巴药业达成了购销计划,初步建立健全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在利润分配上,坚持将脱贫作为第一目标。将全村2017年数据清洗后的42户87人贫困户全部拉入利润分配,同时兼顾非贫困群众投资分红,保障合作社健康运行。初步估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利润分配,“四无”贫困户中的27户今年可实现稳定脱贫。

穿上白大褂,拿起药箱子,脱了黄胶鞋,干完农活的晚上,刘兴玉准备给上门的乡亲看病。“与其说参与扶贫,我其实还是看病救人。来干活的有孤寡老人,也有丈夫去世的家庭妇女。他们心中苦闷郁结,时间长了,很容易抑郁。拉他们进合作社,劳动、三餐规律,有了收入,还能跟大伙说说笑笑,心情自然就好些。有老人告诉我,他半年都没再吃一颗药。看病,治人更得治心。人好了,社会才能好,国家才能好!”职业农民刘兴玉带着合作社的贫困户一起种植元胡。本报记者曹娜摄

新闻推荐

公安汉台分局破获两起系列盗窃案

本报讯(记者曹娜)近日,市公安局汉台分局经缜密侦查,破获“2017.3.22”系列入室盗窃案、“2017.10.11”系列盗窃商业门店案。今年3月,汉台城区连发多起夜间入室盗窃案。嫌疑人通过攀爬天然气管道等进入...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