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产业园“引凤来” ——汉中市南郑区加速构建电商生态圈
本报记者郑昊通讯员余艳
“第一个月收入5万元,第二个月收入10万元……”汉中市南郑区80后电商老板苟文光向记者晒出了自己网络销售蒲扇的账单。
“以前种地,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编起了蒲扇,最多的一个月竟然挣了4000多元!”当着记者的面,南郑区两河镇红庙村村民李红一边编蒲扇,一边算起了经济账。
近年来,南郑区加速构建电商生态圈,电商进社区、进企业、进批发市场、进农村正在有序展开,电商创业扎实推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电商产业园“引凤来”
近年来,南郑区紧紧抓住电商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5000万元建成汉中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自2016年3月开园运营以来,该电商产业园目前已入驻电商企业37家,带动南郑区发展电子商务企业172家,其中“触网”实体企业106家。南郑区筛选返乡创业大学生、实体企业营销人员等入园培训,涌现出一批本地“电商达人”。
南郑区还积极与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设立京东·汉中南郑特色馆、京东扶贫馆、苏宁易购县级直销店。该区还联合当地农业、商务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分批次组织各类电商培训26期2320人次。
“双创”为电商发展添把火
在南郑区当地,提起陈良顺,很多人不仅熟悉,而且都会竖起大拇指。
陈良顺是南郑区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带领公司在黄官镇水井村成立了汉中市返乡农民创新创业孵化园,建立了藤编产业电商***基地。他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电商平台”模式,免费组织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并将藤编骨架、原材料、生产工具发放给贫困户,生产成品统一回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创业基地现已直接安置38人就业,辐射带动76户276人在家中作业,112户贫困家庭从事藤编行业,年户均增收4000元。
“我们公司现已组建专业的电商运营团队,开设十余个淘宝店铺,销售上百种藤编和棕编手工艺品,仅蒲扇这一单品,月销量近7万元。”陈良顺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建立数据库,鼓励大学生及有意向的创业贫困户开设网店,鼓励贫困户发展传统手工业,为贫困户搭建增收致富平台。”
电商与***深度融合
生活在大巴山深处的南郑区碑坝镇贫困户李怀贵,当了一辈子农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新鲜事:卖猪的价格比市场价略高、免费提供种猪给农户进行母猪配种……贫困户李怀贵的这份“幸运大礼”,是当地开展电商参与,社会力量帮扶,让群众共同走上富裕路的一个缩影。
南郑区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深度融合;着力延伸电商产业链条,打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通道;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形成的流通营销网络、便民直通车等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贫困村设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真正把电商服务点办到群众家门口。
南郑区把贫困村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通过现代营销手段进行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助力脱贫攻坚。截至9月底,该区累计网络销售额达2.7亿元,其中,网络销售茶叶、土鸡蛋、土蜂蜜等本地特色产品超过6000万元,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为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增收增添助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电达纪宏雄)记者昨日从省国资委获悉,截至10月20日8时,陕西水务集团公司已投产运行装机4.12万千万得到7座电站,水力发电实现累计10080万千瓦时,占目标任务163%。其中,南郑3160万千瓦时,旬阳2...
南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