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目相看“木子园” ——南郑县弥陀村诚一种植合作社见闻
南郑县高台镇弥陀村诚一种植合作社“吊蔓”西瓜大棚。本报记者李正社摄
20多名贫困户园区里务工。本报记者汤江摄
大棚西瓜过季后,补种蔬菜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报记者 汤江 摄
镇上干部对园区建设、生产十分关心,经常上门提供政策、技术等服务。本报记者 王典 摄
本报记者王汉喜王典 炎夏7月,城里暑热难熬,汉江南岸南郑县高台镇浅山丘陵中的弥陀村却是香风习习,满目红橙黄绿的五彩清凉世界。
这个唤作“木子园”的植物园区里,绿的西瓜、白的甜瓜、黄的香瓜,全都挂在空中的吊蔓上,像架上的葡萄,一嘟噜一串串,令人耳目一新。园区的主人,是个叫李洪玮的本村小伙,看上去精明强干,张嘴就是网上的新词汇,是个智慧型人才。他切开一个黄瓤西瓜让我们品尝,刀落瓜开,沙瓤金黄,汁多皮薄,咬一口久违了的纯正西瓜味道让人想到儿时,酷热的暑气顿时化作清风凉意。
李洪玮说,这些果蔬品种是从北京农科院买的种子,非常稀少珍贵。采用吊蔓技术种植的西瓜,无论从外观色泽还是内在品质上,都比普通“爬地”生长的西瓜好,西瓜吊起来以后,接受阳光充分,没有阴阳面,瓜型好、口感好,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常规种植方式一亩地约种植600株瓜苗,“吊蔓”种植一亩地可达1600株瓜苗,收益不言而喻。
洪玮是个有胸怀的人,富了不忘乡亲,他的园区内,常年有20多名贫困户在此作业,有的是残疾人,有的是近邻西科村的,一天的工资50至80元。说到此,洪玮腼腆地一笑,说,园子办好了,我为他们养老送终。
“木子园”现在已投进去500多万元,事业刚刚开端,收益并不明显,面对压力,洪玮知难而进,毫不退缩,他给他自己写了一句话:只有哭着吃饭的人,才能走的更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吊蔓”西瓜,距美好的前景越来越近,下一次见到洪玮,他肯定会笑逐颜开,信心满满的。
新闻推荐
华商报汉中记者站 汉台区法院合办 无证驾驶致人死亡 状告保险公司要求理赔被驳回
漫画/张永文男子韩某驾车致人死亡,因为车辆买了保险,男子便向法院起诉保险公司要求后者理赔,因韩某无证驾驶,保险公司不予赔偿。2014年12月16日10时,家住汉中南郑县的韩某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人死亡...
南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