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解析① 出身名门的才俊
文/宋延坤
公元219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太多重大变故。比如,蜀汉大将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曹魏主将夏侯渊,刘备在汉中的战事一路凯歌并很快自称汉中王,关羽降于禁、斩庞德后被东吴和曹操联手谋害……
和前面这几件事相比,杨修之死显得微不足道,可这场命案所引发的争议却不小,甚至还入选了人教版的语文教材。那么,杨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丢掉性命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
世代簪缨,家族背景显赫
看过《三国演义》等三国题材文艺作品的朋友都知道,杨修家族在当时很有势力,比如,他的父亲杨彪就把三公职务都做了一个遍:公元189年九月,掌权的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而空出来的这个司空职务,就是杨彪接任的;这一年的十二月,杨彪接替黄琬改任司徒;公元194年七月,因为出现了日食,朱儁被免掉了太尉的职务,而接替者还是杨彪。
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从父亲杨彪的仕途轨迹来看,杨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困难,当过三公职务的人有很多,可又有几个像杨修的父亲杨彪这样,把司空、司徒、太尉这三个三公职位全都坐了一个遍?很多人都知道杨修的家族背景不简单,知道他的父亲杨彪在当时很有影响力,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对父子所属的弘农杨氏,影响力可不仅仅局限于东汉末年的这段时间。
弘农杨氏始祖一般被认为是汉昭帝时期的丞相杨敞。在这里,有一个特殊背景需要交待:杨敞的高祖父杨硕和曾祖父杨喜都曾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其中,杨喜还是“攻杀”项羽的五个人之一,《史记·项羽本纪》对此有过非常详细的记载,朋友们要是有兴趣可以查阅。
杨敞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一代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女婿,而杨敞的二儿子杨恽,则是公布《史记》的最大功臣。杨敞是一个谨言慎行甚至有些胆小怕事的丞相,做过的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在媳妇司马氏的极力劝告下,参与了大将军兼大司马霍光罢黜汉废帝刘贺(即海昏侯)的行动。杨敞之后的两代人里,家族里再也没出现过三公级别的高官,可从他的玄孙杨震之后,家族好像突然“转运”了一样,杨震、杨秉、杨赐、杨彪一连四代人都当过太尉,为此还得过一个“四世太尉”的称号,这可比袁绍家族的“含金量”高多了。在这里也需要额外说明一下,在三公职务中,太尉是排名最靠前的,因为其是最高军事长官。
弘农杨氏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两汉时期,曾有文章指出,从汉朝到宋朝的这段时间里,弘农杨氏出身的宰相有数十位之多,甚至连隋文帝杨坚都是出身于这个家族。
聪明能干,深受曹操器重
曹操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更有一颗量才适用的诚心,所以,杨修这样一个出身名门且才华出众的人,自然逃不过曹操的视线。杨修也没有让曹操失望,在担任丞相主簿期间,无论外事还是内事,杨修都能很稳妥地进行处理,对于成天忙于公务的曹操来说,杨修这样一个主簿很让自己省心。
主簿是一个怎样的职务?简单来说,就是替主官处理各类文件的佐吏,类似于现在的秘书长。杨修所担任的丞相主簿看起来是没什么权利,可实际上却非常有分量,因为他是直接为曹操服务的,而曹操不是一个普通的官员,他不仅是汉室名义上的丞相,更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一个诸侯。所以,曹操的主簿并不好当,除了基本的办事能力之外,还得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除了杨修,其他担任过曹操主簿的人,也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才,比如夺取了曹魏大权的司马懿和拥立曹丕顺利继承魏王爵位的贾逵。
当然,杨修的聪明不仅仅体现在丞相主簿这个岗位上,他在“猜谜”这件事上的能力尤其突出,甚至连曹操都自叹不如。其中,最受后世人称道的无疑是这样两件事:
有一次,曹操视察完尚在修建中的丞相府后,并没有说哪个地方应该如何修缮,而是命人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后直接离开。就在众人纳闷的时候,杨修看了一眼“活”字,立刻安排人把门拆了重新盖,看到众人还是不理解,杨修说:“‘门’上加个‘活’是‘阔’,魏王是嫌门太大啦!”听到这样的解释后,众人无不佩服。
有一天,西北有人给曹操进贡了一盒酥饼,曹操在盒盖上写了“一盒酥”后,就随手将其扔在了桌子上。杨修发现后,竟然招呼着众人分着吃。曹操发现后就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杨修随即答道:“丞相您在盒子上写了‘一人一口酥’这样一行字,我们怎么敢违抗您的命令?”
除了有着很强的办事能力,杨修还是一个颇有实力的文学家,虽然文坛地位不如同时期的“建安七子”,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实力的。在短短45年的人生中,杨修创作了很多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虽然有不少作品因为各种原因而失传,可从《答临淄候笺》《节游赋》《神女赋》《孔雀赋》等至今存世的作品来看,他在用词、用句方面非常讲究,或许是因为长期从政的缘故,让他失去了成为当时文坛代表人物的机会。
不懂低调,让曹老板不满
杨修是一个聪明人,在那个狂妄到不可一世的祢衡看来,天底下也只有杨修和我们的济宁老乡孔融算是有才华。聪明不是什么坏事,不过,如果一个人不分场合地炫耀自己的聪明,那就很有可能会惹来麻烦。杨修的聪明让曹操很佩服,可杨修时时刻刻表现才智的做法也让曹操很不高兴,比如,前面提及到的“一盒酥”事件就让曹操很难堪,而且,这还不是唯一的一件事。
根据《后汉书》里的记载,杨修有一次有事出门,因为担心自己不能及时回来,他就提前想好了曹操如果找自己可能会问哪些方面的问题。于是,他就在几张纸上依次写好答案,然后对值班的工作人员说:“如果魏王安排人过来找我问事,你们按照那几张的顺序回答就行。”果不其然,杨修出门没多久,曹操就派人过来找杨修问事情,而值班人员在感到惊异的同时,也按照杨修出门前的交待,依次回答了曹操的提问。几次过后,曹操觉得非常奇怪,人刚派出去马上就带着答案回来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吧?于是,曹操派人调查了一下,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曹操也就开始厌恶杨修。
在汉中与刘备交战的时候,曹操因为始终无法发起有效的进攻就想撤军,不过,不甘心的他一时半会儿又没法狠下心来下命令。这个时候,正好有部下过来请示军营里当天的口令,于是,在撤军和留守难以抉择的曹操就随口说了“鸡肋”两个字,或许是看着老板心情不好,下属也没敢多问就直接把口令传递了下去。得知“鸡肋”这个口令后,杨修马上开始收拾行礼,看着同事莫名其妙地看着自己,杨修就说:“鸡肋这种东西,要是直接扔了会觉得可惜,如果吃的话又会觉得很没意思。这就好比现在的汉中,打不打无所谓,所以啊,我觉得魏王马上就会撤军了!”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得知杨修猜透“鸡肋”的含义后非常生气,马上以“惑乱军心”为由下令将其斩杀。因为《杨修之死》是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很多朋友对“鸡肋事件”非常熟悉,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周家山镇柳营村,也的确有一座杨修墓。不过,笔者需要提醒诸位的是,就现有的史料来看,是没有可靠的资料显示杨修是因为“鸡肋事件”死在了汉中之战期间。那么,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在下一期的栏目中,我们继续聊。
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剧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任芳见习记者蒋雪)11月4日至5日,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调研组来汉中市调研工业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
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