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老赵当“点长”了

农业科技报 2020-08-05 22:26 大字

邹长珍 全媒体记者 康军

“老赵,我家里咋没水了,麻烦你来帮我们看哈!”早上七点,55岁的赵世文正在洗漱,接到电话后就匆匆地背着工具包出了门。

“厨房和洗手间都没水,不知道是咋回事……”打电话的是团结社区1号楼的搬迁户熊天芹。“这个阀有问题,我给你一换就行了。”不到一会儿工夫,问题解决了,看着水龙头哗哗流下的水,熊天芹连声道谢。

这种情况对于赵世文来说,已经很常见。赵世文原本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镇杜家山村贫困户,由于住房条件较差,2018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勉县新街子镇团结新村移民安置社区,住上了新房子。而今,他被选聘为团结新村移民安置点的“点长”,并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了。

可别小瞧老赵这个“芝麻官”,他不仅仅是负责维修的“水电工”,还是整个安置社区的治安巡查员、矛盾调解员、消防安全员、政策宣传员、邻里互助员……啥都能干。同时,赵世文“手下”还有7个分别负责卫生保洁、治安管理、文化宣传、物业管理等工作的“特派员”,由他统筹安排工作并进行监督。

“一个月500元,不仅在家门口挣了钱,更重要的是在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对于眼部残疾外出就业屡屡碰壁的赵世文来说,现在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每天电话响不停,大家都“离不开他”了。

在勉县,像赵世文一样的“点长”共有71个,为规范移民搬迁安置点社区管理、优化基层服务,该县着手“微治理”,在全县76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创新实施“党组织+点长+特派员”的管理模式,选派71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点长和182名特派员,全面负责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政策落实、卫生保洁、矛盾调处、文化宣传、物业管理等各项工作,有效提升搬迁社区(组)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勉县各易地搬迁安置点矛盾隐患大幅下降,居住环境明显改善,邻里关系得到重建,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也在逐步提升。

新闻推荐

勉县建强“红色物业”探索城市小区治理新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陈文成)勉县聚焦城市小区治理实际,创机制、强堡垒、优服务,打造“红色物业”小区党支部,推动小区治理水平上台阶...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