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业合作社的蜕变

汉中日报 2020-07-23 08:57 大字

本报记者 安宁“工人的工资都付清了,感谢陈局对我的帮助,那段时间我都要急疯了。”“现在我做的项目还可以,老板到月底就把工资打过来了。”“她们一个月都可以拿到两千多,还比较稳定。”这三句话来自2020年1月19日的一张微信聊天截图,文中自述“都要急疯了”的人叫宋莉萍,是勉县一家产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近日,在勉县新街子镇立集社区产业合作社内,30余名女工聚精会神地组装着小电子元件,窗外骄阳下的蝉鸣和屋里呼呼旋转的风扇造就了一种凝固般的安静。女工们手法娴熟,在翻飞的指尖中,一个个成品悄然而成,不一会儿就汇聚成堆。初见合作社负责人宋莉萍,她从自己的办公室出来,满脸笑意,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歇歇脚、喝口水。提起那段经历,宋莉萍的笑容变得有些羞赧,脸扭向一旁,不断的摆着手,在追问下,她收敛起笑容,说道:“当时真是觉得走投无路了,感谢好政策,感谢好领导!”

三年前,自言“爱折腾”的宋莉萍外出务工归来,萌生了“重新做点什么”的想法,因为当过村上的妇女主任,她深知村里的妇女苦于外出打工赚钱与留守照顾家庭之间的抉择。“怎么让姐妹们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还不影响操持家庭?”想创业又不知如何着手的宋莉萍在微博上偶然得知,勉县人社局正在组织“创客沙龙”活动,为有创业意愿的人提供帮助,她立即报名参加。在“沙龙”里,她聆听创业成功者的经验与建议,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了解到一系列创业帮扶政策,更重要的是,她按政策得到10万元免担保创业贷款。与此同时,刚刚竣工投入使用的立集社区是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毗邻宋莉萍所在的杨家湾村,且有集体厂房,成为她最理想的创业之地。

万事俱备,宋莉萍的手工产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招工消息一出,住在附近的很多女同胞都来了,条件合适的经过上岗培训后留用。”宋莉萍说,合作社人最多的时候有近200名女工,最初是进行女鞋鞋面和饰品的手工加工,然后再销往南方沿海城市做出口贸易的鞋厂。“考虑到女工实际,我们管理很灵活,家里有事打个招呼就能回去,实在走不开请个假就可以不来了。有些手工饰品的活,带回家也能做。”宋莉萍说,因为人员流动性较大,合作社工资按照全勤和计件发放,“做的多的每月能拿三千多元,少的就一千多。”

2019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南方沿海城市的出口贸易下降量,这也同样影响到了宋莉萍的产业合作社。“接受我们供货的鞋厂销售额下降了七八成,连续几个月无法正常结款,我们还得先垫付原材料采购和物流费用。”这种艰难困境对小规模的产业合作社影响是致命的,宋莉萍直言,“年关将至,我却拖欠了员工三个月的工资。”感觉走投无路的她,向县人社局救助。

得知宋莉萍的窘境,县人社局按政策可以向她提供一笔贴息贷款,前提是她的上一笔贷款必须足额还清。“当时我还有三万元没还上,已经拿不出一分钱了。”“山穷水尽”的宋莉萍,还是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县人社局局长陈国英得知此情,自掏腰包借给宋莉萍5万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今年元月,宋莉萍顺利得到了15万元三年使用期的贴息贷款,合作社渡过难关后转型为电子元件加工。“我们现在为深圳的一家公司制作蓝牙耳机的喇叭,每月不但能按时得到回款,对方还预付原材料采购和物流费用。”宋莉萍说,目前的合作社运营稳定,每月产值近三十万元,员工平均月薪近三千元。

新闻推荐

马涛的两次救人

本报通讯员张云凤杨少文近日,勉县一女子坠江,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职工马涛全力营救,该事件经“CCTV-13”“陕西都市快报”“第...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