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熄火”到“红火”
本报通讯员 张凌 卢菲
6月18日,雨后初晴的勉县褒城镇邹寨村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才早上九点,火辣辣的太阳就晒的人脖子疼。30岁的邹东君顾不得太阳晒,蹲在地上麻利地按个头大小挑选小龙虾,装在衣兜的手机不停地响,全是订货和催送货的电话。他身旁的十多个篮筐里小龙虾爬上爬下,挥舞着大钳子,身后的小屋里还有几个大盆装满了待挑选的小龙虾。
“昨晚下的网子,今天捞了300多斤虾,全都有买主了。待会挑选完,最迟11点开始送货。”身兼小龙虾养殖基地老板与员工一身,邹东君说自己每天都像打仗一样,里里外外全是他一人忙。
说起养小龙虾,邹东君打开了话匣子:“别看眼前龙虾又多又欢实,去年差点‘熄火’了。”原来,邹东君母亲视力差,父亲身体不好,所以他只能在附近边做小生意边照顾双亲。2013年,他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凭着邹东君头脑灵活又肯吃苦,2018年他家甩掉了“贫困帽”。
同年,邹东君结了婚,并开始养殖小龙虾。他借钱流转土地,挖塘子,买虾苗……尽管有一腔创业热情,但缺乏技术和经验,头一年亏了20多万。不服输的他,去年又从外地买了5000多斤虾苗回来继续养殖。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他为了研究小龙虾的生活习性,每晚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拿着手电筒坐在田埂上观察小龙虾,一坐就是半夜。然而,造化弄人。买了5000多斤虾苗,只卖了4000多斤成虾,辛苦一年,又亏了十来万。
“我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干好一件事,干到其他人都干不过我。”遭受重创的邹东君想放弃,但最终还是鼓励自己“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于是他更加悉心地照料小龙虾,学习自己育虾苗,一天到晚守在虾塘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邹东君自己管育的4个塘虾苗长势极好,自家的养殖基地用不完还卖了一部分。从4月中旬至今,他平均每天都能捕捞200多斤成虾,以每斤二十多块钱的价格主要供给汉中及周边县区的饭店,少量销往外地,预计可以销售到9月。
谈起往事,邹东君淡淡一笑,抡起胳膊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他说今年的虾卖完,可以填平前两年的窟窿。计划明年9个虾塘全部育上虾苗,到那时虾苗、成虾一起卖,效益更好。
“邹老板,给我来二十斤虾,要个头大点的。”“没问题!”邹东君迅速起身装小龙虾、过秤……才在忙活,手机上的订货电话又响了起来。
新闻推荐
6月9日,勉县漆树坝镇唐家坝村村民在肉牛养殖基地给肉牛添加饲料。秦巴深山的勉县漆树坝镇唐家坝生态肉牛养殖基地,以“合作...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