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和他的13亩菜园子

汉中日报 2020-06-18 08:5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邹长珍 张凌 夏日的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庄稼地。日前,33岁的韩东穿着黑色橡胶凉鞋、蹬着三轮车赶往毛堡蔬菜批发市场,车厢里装着满满的刚摘下的茄子,紫色的大圆茄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锃亮。

韩东家住勉县温泉镇刘家山村。2006年,高中毕业的他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毅然选择南下务工,用双肩扛起家庭重担。他在泉州一家纺织厂干了6年,凭着肯吃苦、聪明好学,从实习生干到车间主任,工资也逐渐上涨。但父母年迈,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回乡“干点啥”。2013年,韩东回到了勉县,在一家企业当水电工,同时寻觅创业机会。凭着踏实肯干、不怕吃苦的劲儿,2016年,他家成为村里第一批脱贫户。

看着家乡开阔土地上拔节的玉米,韩东动了心思,“这么好的地只种玉米太可惜,蔬菜市场需求较大、销路好,何不如种菜呢?”

说干就干。2018年,韩东借了5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加上积蓄租了6亩土地,建基地、修大棚、播种子……尽管创业不易,但他把精细化作业的习惯带到了种植里。

“质量第一!蔬菜品质好销路就好,价格也不会打折扣,因此我们对化肥、农药的使用严格控制。”一年下来,韩东种菜种出了名,菜还在地里,订单就来了。

“以前总听说种菜辛苦,现在深有体会。地闲了,人还得看书、学技术、研究市场。”韩东说自从干了这一行,起早贪黑是常事儿,育苗、移栽、浇水、剪枝……每一个环节都得“卡着点”“尤其是摘菜,早一天和迟一天都不一样”。

“前几天,每天摘一两千斤黄瓜,最近黄瓜罢茬了,收辣椒和茄子,马上豇豆、豆角又能摘了……”说起种菜技术,韩东如数家珍,他还经常把经验传授给务工的村民。2019年,韩东的蔬菜基地扩大到13亩,雇佣村里闲置劳动力到基地除草、摘菜等,累计用工400余人,带动村民共同增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勉县,像韩东一样返乡“追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该县还将采取多项措施鼓励支持青年人返乡发展特色种养业,为巩固脱贫成果、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勉县“送政策上门”为企业纾难解困

本报讯(通讯员张凌兰海)“根据税务总局第8号公告,目前对纳税人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你们可享受这项优惠政策。...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