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沔县十景”
黄利民明清时期的沔县县治,位于西山谷口,即现在的武侯镇莲水村,古时称阳平关、白马城、浕口城。这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周围景色非常优美。
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8年),汉中知府滕天绶所修撰的汉中府志——《汉南郡志》中,归纳了沔县县治周边十处有特色的景观,分别是:“龙冈枕渡”“白马投江”“古洞谈兵”“军山列阵”“书台晚翠””“卓笔晴岚”“丙穴嘉鱼”“云峦跨鹤”“灌峰晓日”“金水寒蝉”,史称“沔县十景”。光绪年间的《沔县志》也引用了此说法。
“龙冈枕渡”。“龙冈”,指卧龙山,也叫卧龙岗,在旧县城北一里,与古阳平关、张鲁城烽火台相距咫尺,形成犄角。此山山行蜿蜒,犹如一条卧龙,自东北向西南而来,龙头没入沔水与浕水交汇之处,恰似一条卧龙头枕于浕水渡口休息。极为巧合的是,常登此山读书休憩的诸葛亮也号卧龙,真不知到底是卧龙还是孔明于此渡口休息。
“白马投江”。“白马”,指走马岭,也叫白马山,在旧县城西一里,东临咸河,与卧龙岗相对。汉时举烽燧于上故名烽燧山。《读史方域纪要》:“白马城以旁有白马山,石如马,望之逼真也”。白马山山势巍峨,南依汉水,似一匹雄健的白马低头欲饮汉江之水,又似一匹白马奋蹄而来踏入汉江。
“古洞谈兵”。“古洞”,指盘龙洞。史书记载,城南六十里有龙门山,山上有洞曰龙门洞,即今天阜川盘龙洞。俗传古人避兵于此,有水自洞中流出,夏悬水帘,冬凝冰柱。“谈兵”,指议论军事,谈论用兵。典故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满江红·汉水东流》:“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古洞谈兵,既突出了龙门洞的景,也体现了勉县在军事上重要的战略价值。
“军山列阵”。“军山”指定军山。列阵,指当年诸葛亮在定军山下推演八卦阵。定军山自西向东,绵延十多公里,隆起秀峰十二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号称“十二连峰”,犹如一列正在接受检阅的军队。
“书台晚翠”。“书台”指诸葛亮读书台,此景再现了日暮时读书台苍翠的景色。诸葛亮读书台位于城郊卧龙岗上,明代张颂有诗《书台晚翠》:茫茫宇宙一帡幪,山拥书堂入半空。触目草生春雨后,举头人在夕阳中。一行鹭起凌云白,数点花飞落地红。风土不凡人物盛,沔城何处见英雄。
“卓笔晴岚”。“卓笔”指卓笔山。卓笔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卓笔山挺拔峻秀,森林茂密,空气湿润,每当天气晴朗,晨曦初露之际,蓝天白云下,青山碧水间,烟雾萦绕,奇峰翠峦在雾海中时隐时现,故称:“卓笔晴岚”。
“丙穴嘉鱼”。所谓“丙穴”,就是河边被水冲击而形成的石洞,此景源于《蜀都赋》中名句:“嘉鱼出于丙穴”,刘渊林注:“丙穴在汉中沔阳县,有鱼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按以上记载,此景应在长沟河一带,古沙河上游山中。
“云峦跨鹤”。“云峦”指云雾山。传说云雾山主峰鬼谷岭是战国时期鬼谷子修道授徒之地,相传青城道士佐卿化鹤飞升于此。因而有“云峦跨鹤”之景。
“灌峰晓日”。“灌峰”指灌子山,位于沔县城东二十里,汉水之南。,每日拂晓,红日从山后喷簿而出渐渐升起,霞光万道映入汉水之中,水面上好似有万条金蛇在舞动着,一时间,天地似乎都染成了红色,红日彤彤,江水澹澹。唐朝文学家韩偓有诗《晓日》: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金水寒蝉”。“金水”,实指浕水,也就是经城西流过的咸河,也称白马河。出城即过浕水,过了浕水就离开了家乡和亲人,来到此处就意味着离别,触景生情会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令人惆怅伤感。“寒蝉”指天冷时叫声低微的蝉,作为一个名词,非常富有诗意,凄凉而微弱的蝉鸣,更加渲染出悲戚之情,离别的感伤。于是此处便有一景“金水寒蝉”,此景应在现方家坝一带。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蒋虚孟彦鲲)2月27日,勉县2019年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同时宣布一批项目投产达效。此次集中开工的32个重点项目,...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