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上了网变成“香饽饽”

汉中日报 2018-12-20 10:05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唐鹏 雷志江“巩书记,周末回汉中,帮我捎两斤银耳……”连日来,市文联驻勉县元墩镇水碓村第一书记巩果的微信里,不时地“冒出”这样采买的消息。

不仅如此,在村干部、驻村队员、包村干部及帮扶干部的微信圈里,转发推广纯天然椴木银耳的消息图片在不断地“扩散”,这也着实让邹兴建的银耳迅速“走红”朋友圈,销量一度飙升,短短一个月时间,他的银耳已销售400余斤,累计收入8000余元。微信订购的、电话订购的,甚至还有开车组团来购买的,邹兴建的银耳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

提起邹兴建,水碓村里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前些年,他苦于没有资金,许多致富的想法都化为泡影。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邹兴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紧紧依靠脱贫政策,当年贷款5万元发展了5亩青木冈椴木银耳,去年还带动了周边3户群众一起发展银耳产业。他不仅被评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还被推荐到江苏海门学习产业扶贫相关经验。

依托该村优良的土壤、甘甜的山泉,邹兴建种植的青木冈椴木银耳不仅口感好,而且易炖化、质厚肉嫩。往年,邹兴建的销售渠道单一,仅限于外地客商来收购,本地无人问津。真所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年,该村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及时了解椴木银耳种植及生长的每一环节,将银耳生长的最新信息发布在微信圈及网上。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邹兴建的银耳迅速“走红”网络。

“靠自己蛮干真是不行啊!多亏了驻村工作队帮我打通了销路,还让我学会了一门技术。”邹兴建激动地说着。

水碓村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将贫困户自产的土蜂蜜、土鸡蛋等“山货”挂到网上进行销售。截至目前,累计帮助10余户群众实现经济收入3万余元。

新闻推荐

勉县李克金:残疾人创业不是梦

本报通讯员唐鹏宋卫峰身有残疾,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李克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望着山坳间...

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