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愿是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

陕西日报 2018-03-16 07:50 大字

何玉庆和丈夫李吉金正在给羊喂玉米等粮食作物。本报记者程伟摄

本报记者程伟

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本该是家家户户备年货、贴春联,喜迎春节的时候,但勉县新铺镇穆家院村5组村民何玉庆和丈夫李吉金、儿子李正强,却在山顶的养殖场里清扫羊圈,准备喂食,忙碌个不停。

“我养的羊已经有400多只了,每天都要给羊补充玉米和麦麸等粮食作物。”何玉庆说,自从去年年底她发了“羊财”实现脱贫后,经常主动现身说法,给周边村民算“羊账”,鼓励大家走养羊这条致富路。

何玉庆全家共有5口人,公公李玉贵患有脑梗死,婆婆刘素英患有白内障等慢性疾病。在养羊之前,全家靠有限的耕地保口粮,靠外出打零工维持生活之需。2015年,何玉庆家被识别认定为贫困户,属于因病和因缺资金的致贫户。

“我和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尽管挣了一些钱,但在外日常开销很大,加上公公和婆婆看病花钱,常常入不敷出。”何玉庆说,由于老人都患有慢性病,每年的支出至少1万多元。然而这一切,都在这两年勉县推行健康扶贫新政后,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外务工多年,不可能打一辈子工,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的。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公和婆婆,2014年,何玉庆和丈夫李吉金利用打工挣到的钱,尝试着买了30只种羊进行繁育。由于不懂养殖技术,没有经验,当年就死了不少羊。加之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养羊效益并不明显。

“遇到困难,勇于面对,永不言弃。”“不懂可以问、可以学。”何玉庆总结经验教训后说,2015年,她将羊从家里移到了山上饲养。由于饲养地属于勉县灵口铜矿,她租赁了矿里的一块地建起了羊圈,并成立了勉县吉庆养殖场。

养羊需要技术。她于是买来很多关于养羊和防疫等方面的书籍并去别的养殖场“取经”。通过学习,她开始记笔记、自己配药方,诸如羊感冒打什么针等,使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慢慢成长为村上养羊能手。

要扩大养羊规模,必须要投入。为此,每当她挣到钱,都会再次投入扩建羊圈及养殖材料库房等,养殖规模也从30只羊发展到400多只羊。尤其是去年,不仅发展养羊,她还发展养殖130多只土鸡、9头肉牛、3只种猪,而且都配套建有圈舍。

有投入就有回报。2017年,何玉庆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多元,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自己富了不算富。去年,何玉庆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免费提供小羊、代管代养等模式,带动了全镇47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别小看养殖业,说不辛苦那是假话。但要改变命运,没有永不言败的拼劲不行。”这是李吉金的肺腑之语。

“脱贫当然光荣,早脱贫说明俺家有本事呗!”这是儿子李正强面对记者的感慨之言。

对于未来的发展,何玉庆信心满满。她说,今年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和圈舍面积;希望带动更多贫困户搞养殖,她负责回收和销售,共同致富;建起自己的养殖粗加工场,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养殖效益。

要想富,先修路。何玉庆说,她是村干部,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穆家院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还有1.3公里的土路要打通成水泥路,需要经费30多万元,目前仅争取到了勉县灵口铜矿提供的8万元资金,缺口还很大,筹措资金是她的当务之急。

新闻推荐

2018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 优惠措施出台

本报西安讯(记者周阳)3月7日,记者从2018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推介发布会上获悉,油菜花节期间,汉中市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1、启动仪式三天内(3月18日—3月20日),持汉中油菜花节嘉宾证、记者证...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