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西安铁路局工务段“第一书记”王峰“扶贫”故事

西北信息报 2017-11-08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 魏建军 通讯员 李毅安

“小王是福星,工作点子新,要想脱贫富,他会与民亲……”这不是歌词,也不是打油诗,而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漆树坝镇漂草沟村村民对西安铁路局工务段驻村“第一书记”王峰的点赞!

漂草沟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多田少,条件艰苦,“三里不相逢,五里不同俗”是漂草沟村地理的真实反映,“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是村民们曾经生活的真切写照。然而这一切,却因为“第一书记”的到来,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2016年,在王峰的带领下,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新建了漂草沟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脱贫攻坚、基层党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漂草沟村被评为县级卫生村,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数为群众带去了幸福指数。

腿勤嘴勤 努力争取项目资金

漂草沟村在2015年以前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无办公场所,无办公设施,无办公资金。自然村分散,基础设施落后,道路需要新建,房屋需要维修,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刚进村部我就蒙圈了,村委办公室还是借用的以前的废旧学校,遇到下雨天气,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王峰感慨的说。

万事开头难,在初步了解村情后,王峰便把“跑项目争资金”当成头等大事,积极向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协调为村办公室添置办公用品。王峰听说西安铁路局有一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项目,但只有一个指标,为此,他多次往返西安,“厚着脸皮”上门“讨”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漂草沟村顺利地拿到了30万的项目资金。2017年,王峰还积极协调各类党建资金,筹建了漂草沟村党建示范点,争取到各类扶贫资金12万余元。并与村、镇一道,争取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资金500余万元。

进村入户 赢得群众100分信任

“609人的村能有多大?”王峰不以为然,从未在农村工作过、生活过,第一次调研还是村支部书记用摩托车带他,可是从南到北,走马观花,他用了三天的时间!从那时起,王峰真正认识到,这个“第一书记”不好当!

“我一定要踏遍这里山山水水,走遍所有的群众。”王峰痛下决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深入6个村民小组,实地调研发展情况,与群众交心谈心,摸清贫困底数,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凭着一股子韧劲,小王很快就融入当地生活,拉近了距离,赢得了信任。

曾文斌是漆树坝镇漂草沟村四组贫困户,一家5口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近年来看到周围的很多乡亲通过养殖业先后发家致富,他一直心痒痒的。没有资金,缺乏技术,更害怕养殖失败血本无归是老曾最大的心病。王峰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给老曾加油鼓劲,还给他带去了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和他共同探讨。渐渐的,老曾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别人能搞的事情,我为啥不能搞,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也试一下。”

在王峰的陪同下,老曾在当地信用社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购回鸡苗500只、鸭苗20只、牛仔2头,办起了家庭养殖场,预计到今年年底,可收益1.5万元。曾文斌贷款搞养殖的事短短两天便传遍了整个漂草沟村,不少贫困户也跃跃一试。

王峰抓住时机,召集全村贫困户集中宣传金融扶贫政策,讲解贷款流程,并根据各户的情况为他们量身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现在生活越过越好,这多亏了王书记啊!”曾文斌感动地说。

王峰常说,自己就是漂草沟村的一员,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人民,他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村民们走出贫困,过上好日子。“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新闻推荐

为保一江清水供京津他们做了啥? ——汉江流域生态保护现状调查

本报记者赵雪“一切经济利益都得为环保让路!”近年来,为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汉中始终坚持“循环发展、生态立市”的战略不动摇,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各区县扎实开...

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