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 动真情 出真力 ——记勉县老道寺镇杨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静辉
本报记者 刘利 通讯员 梁袁华 今年36岁的王静辉是市人社局职工,2016年6月被派往勉县老道寺镇杨家庄村任第一书记。一年来,他扎根基层,把驻地当故乡、把村民当亲人、把驻村当事业,认真履职尽责,用真心、动真情、出真力,帮助杨家庄村强班子、理思路、谋发展、争项目,使该村逐步走上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用脚丈量、用心交流,摸清实情谋发展 杨家庄村是勉县重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746户246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178人。初到该村,王静辉目睹了贫困户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院落破败、生活窘迫、一贫如洗和无助的眼神,感到肩头的担子无比沉重。为了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他天天和驻村工作队员一道入户走访。驻村期间,王静辉妻子恰好怀有身孕,但是有时回市区办事的他却常常连回趟家的时间都没有。
村里贫困户老人刘中得在他的帮助下发展黄牛繁育养殖,眼看母牛即将产仔,户主突遭意外事故致双腿残疾。得知情况后,王静辉和驻村工作队的干部迅速多方联系,帮老两口落实每月低保金和残疾人护理费500多元,新搭起40多平米牛棚,发展黄牛养殖脱贫致富。16组贫困户老廖在给牛穿牛鼻子时因操作不慎导致牛意外死亡,年逾花甲的老廖伤心的直掉泪,要知道老廖买入这头小牛犊花了5000元啊!王静辉得知后,迅速赶往事发地,当场拒绝牛贩子“趁火打劫”以800元收购,软磨硬缠请来个杀猪匠现场分割牛肉,和驻村工作队员迅速发动自己的亲友和市人社局机关干部购买牛肉,又连夜开车把牛肉送到每个买家手中。当王静辉把卖牛肉的4000多元现金交到老廖手中时,老廖哽咽着说:“这让我说什么才好啊,实在太感谢你们了!”
确定思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助脱贫 在深入了解村情的基础上,王静辉结合实际,提出“强班子、夯基础,调结构、兴产业,帮民困、促民富”的工作思路,找到“短务工、长产业,长短结合促脱贫”的路子,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发展决心。
他积极为杨家庄村引项目、争资金。先后实施板凳堰U排洪渠改造沿堰道路硬化工程1.5公里、1到11组产业道路硬化工程2.1公里、争取400余亩“旱改水”恢复项目、在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使杨家庄村的路、水、电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本着“扶贫先扶志和智,帮困先帮技和艺”的思想,逐户动员贫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成员到对口援助的南通市等发达地区就业;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组织贫困户适龄人员参与“雨露计划”,走出一条“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良性发展之路。项目推进时,他和驻村工作队员常常与村干部一起起早贪黑丈量耕地、监督施工,及时调处工作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动员劳动力外出务工时,他们逐户走访动员,发放就业岗位信息手册,给大家伙儿答疑释惑,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一碗方便面撑到天黑是常事。
做强班子、发展产业,贴心群众办实事 杨家庄村由三村合并而成,为提升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和引领发展能力,他从村实际出发,帮助制定完善定期学习、议事决策等制度,组织实施村组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先后选派2名群众基础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干部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组织,选派5名村组干部和党员致富能手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技能培训,促进了村“两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了村班子和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水平。
杨家庄村经济发展缓慢,最大的瓶颈是缺少产业支撑、资金支持,为剜掉穷根,王静辉采取“合作社+党员+农户”模式,吸纳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资源入股经营,通过合作社带动发展核桃种植和黄牛养殖产业。为全体村民免费发放核桃树苗,积极争取资金144.88万元打造全市规模最大的3500亩杨家庄村“千亩核桃示范园”,栽植核桃苗木58520株,林下作物500亩。核桃盛果期年总产值达440万元,平均户均增收8047元。现在的杨家庄村,已经形成包括五保户在内的建档立卡户家家有收入,户户有产业。王静辉也用他的细心、热心和真心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新闻推荐
勉县女子深圳打工 带回老公和工厂 夫妻俩回乡建“扶贫工厂”带动92名留守妇女就业
昨日,鲁红丽(右二)检查工厂生产的电感产品质量华商报记者周金柱摄外出打工时两人相识、相恋,多年后,夫妻俩从深圳返回勉县,还建起电子组装车间,安置近百名留守妇女务工,其中还有22名贫困人口。电子厂...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