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放下百万身家 守护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巡山护水十余年,他把日子过成了诗

华西都市报 2017-08-18 05:59 大字

巡山护水十余年,他把日子过成了诗 山水卫士朱天刚。

入秋后的几场大雨,把新翻的土地浇得透彻,朱天刚看着移栽不久的大树,喜在心头乐在眉眼,“树好活了。”在他身旁,数月前落地的一块石碑经过几番冲洗,碑刻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几个字越发红亮。

“你看那边,树是去年种的。”他指点四周,“这边,是今年3月森林公园建设启动仪式当天种的,都种活了”,“我们现在站的这条机耕道,专门为了栽树用”……

如同汩汩雨水浇灌大地树木的深情厚谊,朱天刚对脚下这片土地也爱得深沉。40年间,他看到家门口的黄土地引来一汪水,看到斑驳山头变成绿黛青山,而他也由靠水讨生活的生意人变成守护城市森林公园的“卫士”,其间收获的是金钱买不到自豪感。

巡山十余年

守卫63.5平方公里绿植

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不足100米,工作的天地却有63.5平方公里,朱天刚和62个同事负责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全域的综合巡查。

今年52岁的朱天刚在茶店镇担职巡逻已经10年有余,2017年1月该镇综治巡逻队、城管队和森林管护队改制合并为综合巡查大队,他任副大队长。

“三合一”的改变来自现实需求,茶店镇已纳入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范围。如今,茶店镇原有的8村1社区已经缩减成2村1社区,许多村民搬进城里,“今年还有更多‘移民\’下山。”朱天刚说,取而代之的是树木,茶店镇6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终有一天会只见森林不见住户,“综合巡查大队的责任是守护63.5平方公里的绿植。”

今年初,茶店镇在全镇建起了8个综合巡查值班岗亭,散布63.5平方公里范围内,朱天刚每天都会到岗亭检查一遍,几乎走完镇域内道路,“开车至少三个半小时。”

站在印有“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几个字的大石碑前,朱天刚想起3月29号这天。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动员令在这里响起,朱天刚相信,森林会从这个原点扩散,绿色将染尽龙泉山脉1068平方公里。

脚下,新翻整的土地种下不久的树木在等待发芽,挖掘机仍在挥舞机械臂,为即将到来的更多树木刨出落脚点。“这一片树木,都是启动仪式那天栽下的,旁边这片栽得更早,我们镇上自己栽的。”朱天刚讲述着绵延山脉悄然发生的变化,路边满树的桃子欣然涨红了脸。

日子过成诗

他欢迎大家逐绿龙泉山

10年前“转型”进入茶店镇综治巡逻队时,朱天刚已是百万身家,“很多人不理解,但自己最清楚。”幸福是绝对自我的感受,朱天刚深以为然,“自然环境变好了,山里的气温比城里低好几度,舒适得很。”诸如之类的变化,都收集在朱天刚的心里。

在家人看来,当“卫士”的朱天刚比当农家乐老板的他更开心,“不管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都要去巡山看水,这样的日子惬意得如诗。”这是朱天刚的习惯,没有上下班也没有周末,只要待在山上,随时肩挑职责在外巡守。

为此,朱天刚拒绝过儿子的邀请,“儿子一家已经搬下山,住到城里去了,我不愿意走。”顿了顿,朱天刚继续说,“只要能在山上住一天,我就愿意多巡逻一天。”当成都市整体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消息传开来,朱天刚愈发不能停止期待和想象,越期待越留恋。

“以后树木多了,变成森林。有水有山,就有更完整的生态。”转到山腰耕作道上,他向记者推荐笼罩四周的树木,“过去山秃的地方,夏天晒起来比城里还热,但是最近这两年凉快得很,晚上巡山尤其舒服。”

在朱天刚心中,已描绘出这片山水的所有想象,“等森林公园建好了,大家都来亲近大自然。”他引以为傲的获得感,是替千万城市人守护森林,待到有一天,与众人晓看烟波起,逐绿龙泉山。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土地股份合作成为勉县脱贫新抓手

本报记者程伟通讯员杨永康当前,在各地深入开展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有效解决家庭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经营粗放、土地效益不高、农民收入较低等状况,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需要面对的...

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