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亲非故略阳村民陈三益无偿赡养两位老人34载

汉中日报 2020-06-19 09:28 大字

?陈三益正在侍候90岁的刘树英老人吃饭。?王蓓 摄

本报记者 何大龙 近日,略阳县金家河镇金家河社区邓家营组村民陈三益获评该县第四届道德模范。而这背后则是他无偿赡养两位非亲非故老人34载的感人故事。

从心生怜悯到决定将两位老人接至家中无偿赡养,从生活中的点滴照料到为老人治愈癌患,从夫妻共同照料老人到独自一人承担赡养重任,谈及过往,受访的陈三益朴实地说:“人都会老,我做这些,只因看着他们可怜!”

决定将两位老人接至家中共同生活 略阳县金家河镇金家河社区邓家营组的陈彦学、刘树英夫妻,由于山上的茅屋倒塌,膝下无儿无女,自上世纪60年代,一直借居在村上的公房里。公社大集体时期,他们尚年轻,和社员们一起劳动,吃着大锅饭,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土地包产到户后,两人年逾六旬,身体渐趋衰老,缺乏劳力,尤其是刘树英还常年卧病在床,致使生活一时陷入了困顿之中。

而恰在1986年,时年33岁,作为共产党员的陈三益,由于公道正派、积极上进、甘于奉献、乐于助人,被群众推选为邓家营村(后属金家河社区的一个组)村长。在工作走访中,他看到刘树英卧病在床,陈彦学生活难以自理,不禁心生怜悯,决定帮助这对无依无靠的老年夫妇。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妻子给两位老人洗衣做饭,背出背进去看病,两个非亲非故的家庭之间也逐渐产生了感情。

不久,为了解决两位老人的后顾之忧,陈三益带着公证处的工作人员给他们办理五保户手续。可没想到的是,陈彦学夫妇囿于固有观念,死活也不愿意当五保户,并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请求:跟善待他们的陈三益一家共同生活。而听到这些的陈三益,既感吃惊亦觉是一份信任,在和家人商议后,他最终决定无偿赡养这对老年夫妇。

“看着两位老人的境遇,我深感同情。妻子也说生活在一起,无非就是多做两份饭菜,多添两双碗筷的事情。所以,我们两口子并没有多想,都同意无偿赡养。”6月16日,回想起决定赡养两位老人的往事,陈三益如是告诉记者。

孝敬老人体现在大事小情中 就这样,陈三益将时年60多岁的陈彦学、刘树英夫妇,接到了家中,与他们吃、住在一起。

每天早起,陈三益夫妻首先会给两位老人冲上一碗鸡蛋花,再准备好罐罐茶、馍,等老人吃完后,再饲养猪牛,下地干活。下午回到家中,又忙着为两位老人做饭洗衣,直至照料两人上床休息。而得知老人不喜欢吃甜的、硬的、过酸的食物,陈三益便给其单独做饭,以适应他们的口味。对此,言语不多的老俩口,总是逢人便说,陈三益两口子真孝顺,抛去照顾吃喝拉撒不说,从来都没有说过他们一句不是,比亲生儿女还要亲、还要好。

此外,看着两位老人年事渐高,陈三益便张罗着为他们置办棺椁寿衣。还连续数年,把患有宫颈癌的刘树英老人,背出背进,送到矿区医院进行诊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治疗、悉心照料,刘树英的癌症竞奇迹般地被治愈了,身体还逐步康健起来。2000年,陈彦学去世,他又像亲生儿子一样为其送终。

34年里,为了养活两个老人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陈三益和妻子起早贪黑、摸爬滚打,种庄稼、搞养殖,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作着,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在悄然间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被默默践行在了孝敬老人的大事小情中。

独自一人承担赡养重任 2016年,86岁高龄的刘树英老人,突感身体不适,虽经多次治疗,但不见好转,至今仍卧病在床。而2017年冬天,陈三益的妻子陈玉梅又因操劳过度,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去世。由此,照顾老人的重责,一下子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头。

4年来,陈三益因为要照顾刘树英老人,只得长居家中,喂饭喂药、接屎倒尿,忙了屋里忙地里,忙了白天忙黑夜,无法外出打工,长时间上坡下地干活,生活境况一日不如一日。由此,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并没有被生活吓倒,而是在独自承担赡养重任的同时,种植起了15亩核桃园,走上了护林员的公益岗位,在家门前干起了零活,最终在去年脱了贫。

“我以后,将一如既往地照顾好老人,为她养老送终。并且发展好生产,争取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采访结束时,陈三益说出了对未来的计划与憧憬。

新闻推荐

略阳承担四种中药材辐照育种实验

本报讯(通讯员冯中欣)近日,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略阳县政府与国家核安保中心、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