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们下周可要早点来!”
本报通讯员 吴耀晴“《落花生》一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就要不炫耀,不图虚名,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几件事?”
“总共写了种花生收花生、过花生节和谈论花生3件事。”
......
面对老师的检查提问,略阳县两河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宁对答如流。这是9月9日,在该镇张家坝村高炉子组农家屋檐下进行的一段真实课堂教学场景。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今年暑假里,父亲骑摩托车不慎将女儿小宁的右脚裸韧带摔成重伤,9月1日开学时,还不能入校就读。这事一直让他的班主任陈文俊老师牵挂着。
“小宁6岁时父母离异,就跟父亲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她上三年级时就从外地转入陈老师的班上,从此小宁也成了陈老师的结对帮扶对象。”副校长毛彩琴说。
初到班上,小宁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学玩耍交流。50多岁的班主任陈文俊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常常找时间跟小宁聊天,帮助她解除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心理障碍。
小宁喜欢唱歌跳舞,陈老师就把班级文艺委员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身上。课余,陈老师一边指导她唱歌跳舞,一边帮她补习功课,到四年级时,已成为年级的“文艺之星”“学习之星”。
“小宁受伤不能到校,功课可不能落下呀!”陈老师关切地跟学校领导说。
9月9日,秋雨霏霏。陈老师上完一天的语文等课程后,带上英语老师秦丹和班里的两个同学,驱车20公里后,冒雨过河、爬坡、翻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来到张家坝村高炉子组的一个偏僻山坳里,见到了小宁。只见她正半躺在屋檐下由沙发垫着的座椅上,摊开书本吃力地写着作业。
“爸爸,快给老师和同学搬凳子,倒茶水!”小宁见陈老师带着水果和学习用品来看她,显得很激动。
两位老师坐在小宁身旁,对一周多来小宁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业进行检查,并对出现的错误一一订正。
英语课本中几个难读的单词,在秦老师耐心教读下,小宁不仅都会朗读了,而且很流利地读过了几篇课文。
陈老师虽说是教语文的,但很快完成了数学课送教任务。
“小宁,请把《白鹭》《落花生》两篇课文,给大家朗读一遍!”陈老师话音刚落,小宁打开课本,绘声绘色地朗读了下来,在场的师生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后的教学,围绕《落花生》一文的作者、题目、主题、故事情节等内容展开,快乐的气氛在师生间传递。
“小宁脚伤严重,在家里还得再恢复一段时间,给老师们添麻烦的时候也就更多了。”提起为小宁送教上门的事,父亲的话语间透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
“老师,你们下周可要早点来!”在小宁恋恋不舍的眼神中,她的话饱含了对老师浓浓的期盼之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汉杰通讯员吴耀晴)8月30日记者从略阳县了解到,该县始终把教育扶贫当作扶贫助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