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梅“摘帽”记

汉中日报 2019-06-19 10:02 大字

本报通讯员 王笑 张龙 眼下,脱贫摘帽像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比赛。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略阳县接官亭镇亮马台村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大多数贫困户都走上了致富路。“我也想做点事摘掉这顶帽子!”不甘落后的贫困户刘秋梅坐不住了。

今年40多岁的刘秋梅,平日里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和她三个孩子,一家人靠丈夫偶尔外出做点小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2014年她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看着身边的乡亲们一个个脱了贫,致了富,刘秋梅也争气,在养殖厂勤勤恳恳打工攒下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加上自家周边优良的生态环境,自己也想搞一个养殖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养殖场首先要有资金,然而当时的刘秋梅家一贫如洗。“他们听说我要养鸡,就专门上门来讲解扶贫政策,建议我申请扶贫小额信贷。”正当刘秋梅一筹莫展时,村干部上门了,帮助刘秋梅顺利申请了3万元贷款。

“养鸡有奖补,卖鸡收获归自己。如果我不把鸡养好,就辜负了党的好政策。”刘秋梅说。

有了钱有技术。每天清晨,刘秋梅提着一桶玉米走进养鸡场,熟练地向鸡群抛撒玉米粒。刘秋梅把她150余只鸡都散养在自家的地里,生长周期6至8个月,体重能达到2.5斤至3斤,除了吃谷物、玉米等,还吃虫子、青草,这使她养的鸡肉质鲜香、嫩滑、无腥味、软滑多汁,营养丰富。

“去年我主要是乌鸡蛋和乌鸡肉卖得好,除去成本,加上产业奖补,赚了1万多块钱。”尽管赚了点钱,但家里的孩子上学还需要资金,离脱贫还有一定距离,刘秋梅在心里又敲起了自己的算盘。

新闻推荐

略阳县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

本报讯(通讯员裴明周)略阳县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向县人民政府和县委有关部门转交的47件建议中,确...

略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略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