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成县境内的 茶马古道

天水晚报 2019-05-09 18:44 大字

□张忠

成县西峡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在今陇南山区的绝岩峭壁上,先民们便开凿出一个个石孔,塞木为梁,铺木为栈,构筑成一条条简易的凌空栈道,这便是古代的一种交通设施。《战国策》即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说明当时构筑栈道是开发交通的重要手段之一。

成县位于华夏腹地中心,又处于甘、陕、川毗连地带,为陇蜀咽喉,甘陕通道,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成县境内的栈道分布零散,多数在东汉时期已形成规模,其中史籍上记载较多的当推西狭栈道、青泥栈道和店子古道。

西狭栈道

在成县城西十二公里的天井山脉中,有一条狭长的山谷,两面峭壁削立,辨水奔流其中。每当汛期来临之际,这里时而激浪翻滚如雪,时而壑声怒吼如雷,给人们通行造成了诸多不便。东汉灵帝建宁三年(170年),向以博爱为先、德义为本的李翕自渑池迁武都郡太守,他莅任后即率吏民在西狭缘崖凿眼打桩,上覆木板,建成栈道,并用“巽烧破析、刻臽磪嵬”之法修成了“可以夜涉”的天井阁道,民为摩崖,刊颂于鱼窍峡。

李翕率众开凿的西狭栈道虽历经一千八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但当年凿崖开道的斧凿之痕,迄今仍依稀可辨。沿鱼窍峡溯流而上,峡谷南侧峭壁上残存的栈孔尚有八十多个,这一个个完整无缺的栈孔昭示着古代劳动人民凿崖开道的无比艰辛。据当地学者实地考察,这些栈孔中方孔(含梯形)二十四个,圆孔(含椭圆形)五十二个,箕孔四个。显然以圆孔为主,当与易凿易塞架圆木为梁可省工省料有关。栈孔最大孔径为三十五厘米,最小为十二厘米,一般以十五至二十厘米居多。栈孔深度最深为二十五厘米,最浅为八厘米,一般在十五至二十厘米之间,孔形有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箕形、梯形等,但仍以方形和圆形为主。孔距最长约三点八米,最短仅半米多。栈孔距现今河床(或水面)最高者约十米,最低者仅零点三米。

青泥栈道

青泥河为成县东河、南河汇合后入飞龙峡流经青泥岭峡谷段的称谓。这条水系是成县境内的主要干流,由北到南纵贯县境一百多公里,由成县宋坪乡史家坪附近出境,至陕西省略阳县白水镇石门注入嘉陵江。

盘桓于青泥河流域的缘山古道,是由陇入蜀的主要孔道,古代曾经是水陆并用的交通要冲,故有“漕运之道”、“沮道”(沮县到下辨)之称。当时这条古道进入飞龙峡峡谷后,两岸峭壁削立,河水奔腾湍急。汛期一到,河水经常泛滥,古道极易受阻,导致南北交通瘫痪。东汉元初二年(115年),有将帅之略的虞诩任武都郡太守。他莅任后,关心民疾,亲临其险,按行川谷,在沮县至下辨之间开创了水陆交通,使沮县、下辨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利。对这一功在千秋的壮举,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到“虞诩为郡漕毂布在沮,从沮县到下辨,山路险绝,水中多石,舟车不通,驴马负运,僦五致一,虞乃于沮受僦直约自致之。郡将吏民,按行皆烧石剪木,开漕船道,水运通利,岁省万计。以其僦粟,与吏士年有四十余万也。”

据史籍记载,自虞诩首创青泥河水陆交通后,唐代贞观年间(785—795年)御史大夫兼山南西道节度使严励、明隆庆元年(1567年)白水县镇守使田左祷、清乾隆初成县知县黄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县汪鸣、嘉庆十二年(1807年)成县知县方联聚等有识之士,都曾步先贤后尘,对青泥道相继进行了修建。自飞龙峡峡口以下,在手把崖、玉绳泉、西崖、二道峡、老龙背、三角崖、蛇倒退、阎王砭等险要地段,先后开凿架设了栈道,并有摩崖、碑刻记述其事。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飞龙峡栈道碑记》云:“同谷飞龙峡,为由县达略阳、汉沔要衢。云栈挂壁,危径如线,方之蚕丛鱼凫,何多让焉。嗣后,挂壁者渐落,如栈者渐隐,即仅求云栈危径,亦渐不可得求。当不叹开创之难,而继事之尤非易事也。乾隆壬子,邑侯汪公于峡口栈道捐奉,为诸绅士率,茸而新之,迄今刻石颂德弗衰。而由二栈以至三栈,犹未之及也。嘉庆丙寅,首事诸同人毅然举事,合邑诸士民慨然乐输,乃鸠工庀材,凿巉岩,斩荆棘,凡十阅月始成。计程考工,则起至长峰(丰)河,迤逦而上,至峡口而厥功竣焉……昔险阻,今康庄,诚乐事哉。”碑文对青泥栈道飞龙峡至长丰河段的开凿历史及乾隆、嘉庆年间两次重修的情况作了简要记述,是研究青泥栈道唯一存世的金石资料。

店子古道

成县,因地理位置称胜陇右,历史上曾是繁华的商埠之地。境内自东南向北的店子道,南起於汉沔,经褒斜道南段、沮县(今略阳),渡白水峡,再经大河店(今徽县大河镇),沿濁水(今名洛河)西向至下店于(今名店村)直达成县,再溯东河而上,历官店、黄渚关、三渡水、马元、晒经至上店子(明、清时称上店里,隶属成县,1947年划归徽县,上世纪50年代入属天水,今名汪川镇)、盐官,与丝绸之路文化名城天水浑然连成一体。

据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发现这条绵延300多华里的店子古道,全线大多沿着河谷穿行,道的部首“辶”,即是沿水而行的本意。对这一带道路的艰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著名的《兴洲江运记》一文中,曾有真实生动地描述:“自长举北至于青泥山,又西抵于成州,过粟亭川,踰宝井堡,崖谷狭隘,十里百折,负重而上,若蹈利刃。盛秋水潦,穷冬雨雪,深泥积水,相辅为害。颠踣腾藉,血流栈道,糗粮刍藁,填谷委山,牛马群畜,相藉物故,运夫毕力,守卒延颈,嗷嗷之声,其可哀也。若是者绵三百里而余。”然而,如此艰险难行的古道,经历先民们前仆后继的凿修开拓,终于成为邮传、贸易、商旅通行的甘陕要冲。

古汉中盆地盛产茶叶,其中以“陕青茶”遐迩闻名于世,成为茶中的珍品。成、徽、礼、西和、天水等地城乡,人们多以煮饮此茗为乐事。据考,倍受青睐的“煨罐茶”“炒油茶”“炒面茶”等饮茶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陕青茶”系手工精造,味浓香永,用茶罐煨煮,口感鲜爽,被誉为“背罐子茶”,颇受一些老人的喜爱,民间素有“清早喝罐陕青茶,一天到晚体不乏”的赞语。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成县一年就有不少青壮年男子,一帮接着一帮终年跋涉店子古道,到汉中背贩茶叶。去时,背着花椒、烟叶等生活用品,返程时背着装满茶叶的“斜纹子”麻袋,背运一趟至少要走七八天时间。茶叶背运至成县后,一部分批发给当地茶商零售,一部分则贩至西、礼、天水等地销售,这些往返汉中长途贩运茶叶的苦力,俗称“脚伕”,一路上凭靠一副“背架子”和一只“搭拄棒”歇息,有的经年累月干此营生,时日一久,便劳累成驼背,留下了艰苦岁月的印记。这些出身农家的男子,无论遭遇任何艰难困苦,都没有软化他们的铮铮铁骨,这意志就是古道不屈的象征,坚如钢铁。

解放前,成县城里的茶叶生意相当兴隆,大小茶庄就有二十余家。上世纪50年代末,正遇上三年困难时期,茶叶供不应求,市面上凭商业部门发给的茶票购茶,销售的茶叶依然是群众喜爱的“陕青茶”。

古道悠悠,岁月千载。近年来,随着第一条穿越西秦岭的“十天”高速沿店子古道比肩而过,不但重绘了这一带新的交通版图,更释放了汉中至成县的公路运能。一路驰来,成县人民开拓前行的沧桑巨变尽收眼底。

新闻推荐

略阳为社区工厂配建妇女儿童之家

本报讯(通讯员刘洋张莉)“以前孩子放学后就守在我的缝纫机旁,现在社区工厂有了妇女儿童之家后,孩子可以安全的学习、愉快的玩...

略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略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