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略阳县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侧记

汉中日报 2018-12-03 09:3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杨春升略阳县近年来以城区绿化覆盖提升、特色林果产业建设、矿区植被恢复为整治重点,城市、镇办、社区、农村绿化为主线,以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模式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让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层层夯实任务营造创建氛围去年初,该县启动了“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林业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制定了《略阳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县创建办按照市县创建评价体系标准,将创建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相关镇办、部门单位头上,实行统一安排部署,形成“县、镇、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主抓工作机制,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该县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县电视台开通“创森”专栏,介绍创建相关知识、城乡绿化典型、部门工作动态,让全县人民及时了解创森工作进展;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爱鸟周”、“环境保护日”等活动契机,广泛开展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展板、举办讲座、发放环保手提袋、流动车广播等形式向公众传播爱护环境、珍稀动植物等绿色知识和生态理念,有效提高群众对创森工作知晓率和参与度;每年定期组织和发动干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打造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争创的良好环境。

立足县域实际,打造当地特色该县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一心、二网、三区、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保城乡创森绿化的档次和品位。持续打造“嘉陵江、八渡河”沿江景观带、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等城乡绿化核心,在通往景区和观光点的主要交通要道周边,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树种及长绿苗木优势,按照“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的总体原则,在公路两侧打造连带成片、四季常绿的绿化带,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城乡7条公路的绿化美化,让乘车出行和旅游观光的群众在旅行中接触到绿、享受到绿。在重点城镇和景区,突出以水源涵养林、风景游憩林、路网观光林等“三林”建设,持续推进道路、河流堤岸绿化,形成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山水与绿化相交融的人居环境。

优化投入机制做强富民产业该县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的同时,将森林城市建设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本为主体、金融资本为补充的合作多赢、持续发展的“创森”投入机制,全面推动该县创森工作开创新局面。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林业部门实施山地造林、封育、抚育、改造任务1478.66公顷;交通部门绿化道路6.3公顷;住建部门实施绿化改造6.36公顷;水利部门实施造林和植被恢复任务195.7公顷;农业部门建设茶园、果园67.4公顷;中药局发展中药材300公顷。在嘉陵江南坝至三关滩段打造湿地景观450亩;加强重点矿区生态恢复治理,投资21.9万元在矿区种植刺槐、松树9万余株,播撒草籽1160公斤,打造着力矿山恢复治理公园1处12公顷。全县实现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和森林质量同步增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3%,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53平方米。

森林城市的创建带动了森林产业的发展。该县采取“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的创新模式,相继发展猕猴桃园1885亩、红香李1200亩、樱桃园850亩、黄桃479亩、板栗1874.6亩、油用牡丹170亩、花椒2572亩及藤椒、枇杷、皂角等经济林近1000亩,改造提升核桃经济林8491亩、并依托地域文化着力打造明水坝1600亩和跑马1800亩核桃产业为主的农业观光示范基地;初步建立核桃、花椒、油用牡丹、干杂果、特色种养、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群,全县林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1.9亿元。

新闻推荐

略阳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通讯员王笑)今年以来,略阳县广泛宣传落实中省市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法规,多措并举助推中小企业发展,通过企...

略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略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