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文脉最盛村落(一)
古纤道
在泸州市江阳区中兴古场的岁月长河中,瓦窑滩村(石面、金刚、大石)因长江岸的古纤道,将长山、郭石、罗湾、蟠龙、邓元、姚村、九聚、群利、泸弥、来龙山这些古村落,串成了一条环绕半岛的项链。在这条犹如珍珠般的项链上,又因泸州至合江古纤道120多里长的线路上,留下无数绮丽的人文景观,让烟波浩渺的古老码头生机盎然、文脉鼎盛。
这里是乾隆年间州官叶体仁瓦窑滩题咏之地,这里是清末诗人、陕西略阳县令苏山故里,这里是乡贤杨百骈赠鞍马朱玉阶回滇之地,这里也是明末将军周文辅裔孙创业兴族之地……
◎陈鑫明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北江夏举人叶体仁,出任直隶泸州合江邑令。在位六年有余,为官清正,实政为民,颇有官声。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直隶泸州守。体恤民情,兴教育、修书院,捐俸作学田;亲自编撰课文,主讲书院;修驿道、建成郭,植树造林;古纤道设茶亭,以赈济行人;劝农桑、教孝悌,采风问俗而安民保境,得民心,任职期满,士农工商联名上书府台大人,请其连任。学子撰有《叶侯作人碑记》传世。碑记云:“叶侯(体仁)治泸十年,存我士民,功在当代。判断积案,释枉罪囚将十许,士民倾心折服;入民户采风问俗,令出政行;劝农桑、崇孝悌,奖耕读,荐人才;立书院,捐俸置学田;撰《课士十律》勒石以垂不朽;筑古道,修纤道,补城郭而民乐;建学署,尊师道,广纳人才;培植树木、园林,大兴行善修德之风;修廨署以壮观瞻,西南要会犹其昌显;市井门馆无私,合署人间,白昼可越办;衙署两行立春冰,花明泸郡,宛似河阳一县。”
“杜母休风,文翁雅化。感父母斯民之心,如尽人子万一之报,故寿之文石,以志之。”(乾隆二十七年《合江县志》卷之八·艺文281页)
叶体仁采风问俗,深入民间,常往来于泸州至合江的古纤道上。瓦窑滩王爷庙有碑记云,“岁丁丑三月,王爷庙立,以隆永禋祀。庙址择女儿溪岸,望江楼麓,瓦窑滩渡口,筑栋宇奉龙神。自今始,见我民之安给户盈,安上敦仁,天道之化育,龙神佑我士民,天下太平。庙成祀以报之哉,是为记。”
诗碑云:
“旧日寻舟瓦窑滩,纤夫号子声震天。
千竿秀竹颜舒翠,悬崖鸟道把船牵。
滩口营生命换钱,船家商客祈平安。
遥望岩头龙门远,王爷庙前灯夜阑。”
之后,又作《瓦窑滩渡》,诗云:
“滩头人渡天生成,一滩一水石作成。
女儿溪水桥下过,日夜送客早晚行。
何年普渡设舟桥,行旅往来自逍遥。
舟子渔歌江上唱,踏平大江七月潮。”
瓦窑滩古纤道上有望江楼,实为纤道上的大石平台,台侧有泉岩中来,人称“一碗水”。甘甜可口,四季不竭不盈,为行旅商人、贩夫走卒、挑脚纤夫至此,提供解渴,天长地久成为露天幺店子。人们歇脚之处,戏称“望江楼(台)”。
州官叶体仁寻访纤道修缮工程至此,饮其一碗水之后,与过往行人交谈,方知泸合古纤道上望江楼的来历,欣然而作《登望江楼》,词云:
“纵登望江楼远眺,长江东去,浪淘尽。看大江之水不波,苍岩之云不流。纤道挂崖壁,江上商贾客艇。谁知滩下乱石,谁知舟行入险境。听里人之诉衷情,牧童横笛,船家忧鸣。眼前岚光之缥缈,群峦之翠环。抚景楼台,前人题咏,沙岸千帆,临谷临渊。此日放晴,江风声于百里,滩口波浪滔天。地尔乡帮,黎民生计,一船十篙百人牵!”
这首词不仅写景致,而且将古纤道上的所见所闻记于词中。当词结束时,竟大声疾呼,乡邦生计,一船过滩,纤夫百人之场景,让州官为之恸情。
新闻推荐
救灾一线党旗红 略阳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奋力抗洪救灾侧记
本报通讯员李世军近日,略阳县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导致河水暴涨、房屋被毁、公路塌方、交通中断、水电不畅、农田被淹……面...
略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略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