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降雨赛跑的深夜救援 略阳县磨坝村受灾群众转移侧记

汉中日报 2018-07-19 11:02 大字

本报记者 杨峰 见习记者 张玉文 通讯员 汤晓燕 7月14日晚10时,略阳境内暴雨如注。

通往兴州街道办磨坝村的山路上,一支身穿黄色救援服的队伍正冒着暴雨向山村挺进。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把磨坝村毛家沟组12位村民安全带离!

7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略阳县再次发生局地短时阵性强降水,造成八渡河流域及嘉陵江沿线一些河沟突发山洪、泥石流、滑坡。兴州街道办磨坝村水、电、路、讯全部中断。根据天气预报,14日后半夜很可能还会有强降雨,县防汛救灾指挥部向全县发出通知:险区受灾群众一个不能少,必须全部安全转移!

而此时,在磨坝村毛家沟组,还有4户12位村民困在大山深处。一场与降雨赛跑的深夜救援就此展开。

当晚11时,由8名专业救援人士组成的队伍整装完毕,在当地向导任小龙的带领下,顺着高速路旁的一条山路向磨坝村挺进。

进入磨坝村,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原本的路面被大量砂石和淤泥覆盖,便民桥上堆满了洪水带来的粗大树枝,路旁的几处房屋垮塌严重。

被洪水袭击过的山路格外难走,一边是滑坡点,另一边就是几米深的山沟。山沟里水流湍急,有的地方只能容下一只脚。救援队顺着任小龙的指引,在雨中艰难前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救援队终于抵达了第一户人家。惶惶不安的村民见到救援队后,激动地说:“深更半夜,这么危险,你们还赶上来,我们收拾下,马上跟你们走。”救援队松了口气,叮嘱了几句,赶紧赶向另一家。

在村民张翠花家里,救援队遇到了难题:张翠花的父亲已经87岁高龄,而84岁的母亲也因为腰疾行走困难。张翠花为难地说:“两个老人年龄太大了,走不动啊。”

救援队员们商量了下,提出现场制作担架将老人抬下山。

凌晨2时20分,队员们从山顶上接到了最远的两户人家,赶在张翠花家院子集合,准备一起下山转移。可是这时,张翠花的丈夫张帮诚却突然不愿走了。他守在羊圈里,一边给羊添草料,一边说:“我还是留在家里照顾牲口吧,明天还要再剁点草呢。”

前一晚的大暴雨,让张家背后的山体出现滑坡,家里的厨房已被泥石流冲毁。山上还有一处裂缝,随时有垮塌的风险。任小龙着急劝他说:“要赶快走,可能马上还有雨呢。”

张翠花也生气了,她冲丈夫喊道:“这么多人为了你的安全,半夜辛辛苦苦上来了,你放不下几只牲口?”转过头,她又劝道:“先添点草,明天如果天晴了,我们再回来。”

经过反复劝说,张帮诚终于同意下山了。凌晨2时30分,12名村民和救援队员们终于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一路颠簸,担架上的老人开始难受了,救援队员只好放弃了担架,开始轮流背着老人下山。漆黑的夜晚只有微弱的手电光照亮着难走的山路,耳边巨大的水流声响也在时刻提醒着大家,危险就在身边!

凌晨4时,作为磨坝村最后一批撤离人员,12名群众终于到达了接应点,等在那里的救援车辆带着他们,驶往县城内的安置点。

这一天,武警、消防、镇村干部和专业救援组织将磨坝村600多人成功转移下山,无一人伤亡。

新闻推荐

略阳县五龙洞镇5000多人被困多日 直升机运物资救援“孤岛”

缺奶粉、缺衣服、缺药品……“7·11”“7·14”暴雨洪涝灾害中,略阳县五龙洞镇河水暴涨,水、电、路、讯全部中断,5000多人被...

略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略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