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一书记”何福成:驻村更“驻心”

汉中日报 2017-11-17 04:45 大字

本报记者崔慧芬“自从何书记来到村里,我们就有了主心骨”“何书记对我们比亲人还亲哩”“为他点赞”……11月初,当记者走在略阳县硖口驿镇邵家营村的街头巷尾时,听到的都是村民们对该村“第一书记”何福成的称赞。

2016年9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何福成被选派到邵家营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此,他便和这个村子建立起了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产业、夯实基层党建,演绎了新时期的“脱贫三部曲”。

第一部曲:路通了,灯亮了,文化广场建起来 地处大山深处的绍家营村,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247户967人,其中贫困户61户169人。

语言不通、出行不便、三餐不定等问题让他的驻村工作尤为艰难。这一切都没影响到他。没过多久,他就对全村的贫困“家底”摸了个清:人居环境落后、资金匮乏、无支柱产业,成为制约该村发展的三道坎。

他立即找到市交通局,软磨硬泡争取了20万资金硬化了通组道路。与此同时,市交警支队筹措了20万元用于购置太阳能路灯和建设文化广场。路通了,灯亮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走在群山环抱的邵家营村让人心旷神怡,但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却煞了风景,他又积极向市环保局争取了50万,建起了垃圾填埋场。

公共基础设施完善了,但村里还有31户贫困户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他向支队反映了这一情况,支队立即按每户5000元的标准,补贴了15.5万元危房加固的经费。

第二部曲:让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抓脱贫是“第一书记”的硬任务,何福成主动找到村里的致富能人、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量身拟定了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为解决资金难题,他向支队求援,支队采取结对民警捐款和支队自筹资金的方式,共筹集资金31.5万元,对73个贫困户(其中10户因家庭原因社会兜底)按每户5000元的标准进行“一对一”产业发展资金帮扶。

村扶贫互助协会成立之初,支队按每户500元帮助51户贫困户缴纳了2.55万元入会会费,并划拨了20万元经费作为扶贫社的启动资金。有了这笔钱,大家发展产业的热情高涨。

年初,4组的张建勇利用5000元产业帮扶金买了500只仔鸡,支队免费为他提供了鸡饲料。6月份,眼看着鸡长大了,市场却不景气。何福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早上6点,他和张建勇爬进鸡窝捉了200多只鸡运往市区。天热,鸡多,还没走到市区鸡就焉了。何福成赶紧联系支队,动员同事们购买,同事又动员亲戚购买,不一会儿,200多只鸡就销售一空。8月份,他又当了一回鸡贩子,帮张建勇卖了200多只鸡。“要不是何书记帮我,我哪能赚这么多钱!”张建勇拿着卖鸡挣的5万元乐开了花。

现如今,邵家营村几乎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除了发展产业,何福成还动员有劳力的家庭到村上的矿场务工,平均每人每月能挣2000元。

第三部曲: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面对邵家营村级党组织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不高、服务群众没手段等问题,何福成带头坚持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他说服村干部公开电话号码,并制定了写有帮扶单位、“第一书记”、帮扶人信息的“温馨提示”牌逐户张贴,受到群众欢迎。此举受到市县考评组的一致认可,并作为经验进行推广。

到扶贫互助协会典型村学习借鉴经验,白天和村两委入户开展扶贫对象核实工作,晚上通宵在全国扶贫系统录入贫困户信息……“我们不会操作电脑,何书记承包了所有贫困户信息录入工作。从来没见过像他这么拼的人,活没干完绝不休息。”邵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李芳卓感慨道。

他对贫困户有求必应。2015年,2组低保贫困户李彩芹的儿子从楼上摔下来,成为植物人。每年2万元的康复训练费用让这个贫困家庭雪上加霜,何福成经常上门慰问,积极为他们争取慰问金。11月初,他又从支队为李彩芹争取了1万元的援助金。

今年高考结束后,何福成和村两委主动到各户了解情况,并从支队为4名大学新生争取了每人5000元的资助。

新闻推荐

健身之花遍地开 ——汉中市全民健身活动综述

近年来,汉中市各级体育部门抢抓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健全协会组织和服务体系,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使科学健身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日趋...

略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略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