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真的会很冷吗?

汉中日报 2021-11-12 10:11 大字

本报记者 王茜 通讯员 陈元君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化,今年冬天会是冷冬吗?会出现极端寒冷的天气吗?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吗?双拉尼娜现象影响下今年冬天会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前往市气象局寻找答案。

强降水、强降温 今年入冬早3到11天10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今年最强冷空气启程,全国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局部地区降温超过了12℃,22个省会级城市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来的新低,紧接着16日,陕西省气象台发布霜冻蓝色预警。11月4日至7日,我国北方地区又遭遇了一轮冷空气的侵袭,气温再度“跳水”。除此之外,今年以来,陕西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降水,刷新多项历史纪录。陕西省气象资料显示,截至10月7日降水量、暴雨日数和站次、华西秋雨雨量纷纷破纪录成为陕西省气象历史之最。

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官方网站看到,自今年4月22日入汛以来至10月7日,全省平均降水量904.5毫米,较常年偏多334.2毫米;陕西华西秋雨监测区累计平均降水量达444.2毫米,是常年华西秋雨降雨量138.9毫米的3.2倍。降水量增多也间接导致了气温的偏低。

汉中市气象局数据显示,11月6日至7日,汉中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温雨雪天气过程,汉中正式入冬。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降温明显,让不少市民朋友感叹“一夜入冬”。汉中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道,6日至7日期间,汉中市11个县区累计降水量0.0~7.2mm,过程降温幅度9.0~11.2℃,留坝、佛坪、宁强、城固、洋县、镇巴均出现寒潮。值得注意的是,11月汉中市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较也略偏低,入冬时间也较常年偏早了3到11天。因此,在当前复杂的气候背景下,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今年冬季出现极端寒冷天气的可能。

“双拉尼娜年”≠冷冬由于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降水总体呈北多南少分布。不少市民开始疑问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吗?双拉尼娜现象影响下今年冬天会是冷冬吗?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什么又是“双拉尼娜年”?“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其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若“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则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第二年下半年继续发生“拉尼娜”事件,则称之为“双峰型拉尼娜”,即“双拉尼娜年”。

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气象局工作人员解释道,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事件我国冬季气温偏低,有5个“拉尼娜”事件我国冬季气温偏高。所以“拉尼娜”事件下,汉中市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更大,但没有完全的相关性。“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而“冷冬”“暖冬”则不同,是有严格标准的。

目前只能依据已有气象数据进行判定,在“双拉尼娜”事件下,今年冬季影响汉中市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以及出现极端低温雨雪天气的概率会更大。

如果出现冷冬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相比于气象概念中的“冷冬”或“暖冬”,普通公众更关注的是气温异常波动的极端事件。在“拉尼娜”大背景下,更冷、更暖、更涝、更旱的极端天气在今年持续上演,因此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必要的。

如果出现冷冬季极端寒冷的天气,市民在平时生活中需特别注意因雨雪低温造成的道路湿滑、积雪结冰、大雾对公众出行的不利影响;同时,冬季气温较低,易引发心脑血管、感冒等疾病,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注意防寒保暖。还应提前做好设施农业防寒保暖措施,以防农作物遭受寒害、冻害的影响。除此之外,气象专家还提醒要注意防范大范围雨雪造成的地质灾害等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

新闻推荐

“驾游秦岭—红叶奇幻游发布会”西安举行

本报讯(记者张永宁李雨倩)10月13日,由留坝县旅游管委会主办、留坝县文旅投资集团承办的“驾游秦岭—红叶奇幻游发布会”...

留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留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