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碧水清流 留住美丽乡愁 留坝县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张萌
两岸青山护绿城,一道碧水穿全域。地处秦岭南麓腹地的留坝县,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1.23%,位居西北第一,境内河流纵横,有大小河流223条、湖库5个。
红岩河、太白河、蒿坝河、尚溪河、紫金河等诸水汇流,形成了汉江的主要支流——褒河,这里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
因水而兴、因水而美。2012年以来,留坝县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按照建设“田园生态水系”的定位,落实“一河一策”任务,持续深入推进“清澈、修复、秀美”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宜居和谐山水家园建设步伐,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实现了生态与惠民同步发展。
铁腕治水 绘就全面整治新画卷
“层层有抓手,一河一策才实用管用。”2016年底,从中央到地方高位推动河长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留坝县迅速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设县镇村三级河长114名,河道警长6名,县镇村三级湖长13名,逐一落实保洁员、巡查员……机构到位、河长警长就位,从政府到民间、从江河源头到河塘沟渠,越来越多的河流有了健康责任守护人。一套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有效的河长管理体系日渐成熟。
按照“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治水思路,该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抓好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管好各镇(办)污水处理厂、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有力推进水污染防治。针对河湖“四乱”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以“治标治本同步推进,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整治方向,以“零容忍”“出重拳”的鲜明姿态,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乱倒乱排、乱占乱建、乱围乱堵等违法行为。成立生态修复公司,统一管理河道砂石,规范采挖行为。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专项整治部署会,联合水利、公安、环保等17个责任部门扎实开展清澈行动和“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3年来,累计开展多部门联合大检查10次,112个清澈行动遗留问题得到了全面整改。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出河长制综合管理系统,让河流水体的保护搭上了科学现代化的快车,实现了“掌上治水”。此外,在县内主要河流安装监控球机、枪机,实现河道乱象监测、水势情况的“网络化”实时监控管理。
棋局布好,想要下赢,还需策略。为此,留坝县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确保每条河流都有自己专属的“管家”。
全民参与 合奏生态保护交响曲
初秋的留坝,天高云淡,瓦蓝的天空下碧绿的河水清澈逶迤,勤劳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也欣然接受着绿水青山带来的幸福生活。
从河长制到“河长治”,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留坝县持续发动“全员参与、共同护河”的群众行动,充分发挥“民间河长”、社会监督员、环保志愿者的作用,畅通公众反映问题渠道,完善有奖举报机制,调动社会公众监督积极性,形成全民爱河护河的社会效应。以清理村庄河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弃置建筑垃圾为切入点,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河湖清淤疏浚力度,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治理,对河道堆弃的垃圾进行集中彻底清理,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河巡查监管和执法力度。
通过发放《河长制宣传手册》《告全县人民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治河、管河、护河的积极性。依托村扶贫社和“德美屋”等载体,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共管、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垃圾有去处、污水进管道,河道绿水成荫、景点优美迷人,房前屋后三季有花、公路沿线四季常绿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惠泽百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留坝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和“节约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作为治水的新思路,把河流治理与全域旅游发展深度结合,使治水理念实现了质的飞跃。按照“一河一景一河一特色”要求,对河道进行主题设计,坚持水经济、水文化、水景观“三位一体”推进,持续深化“最美河湖”打造。几年来,成功打造了河口垂钓景观、金水湾如意湖人文景观、蒿坝河工程示范景观、青桥河垂钓景观、月亮河示范景观、西沟河示范景观,努力让每条河流、每个湖泊、每个水系都成为亮丽风景线。
如今,行走在留坝境内,涓流潺潺、清水漾漾。“与水同游、与山同行”,已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留坝,以水为墨,挥毫写下全面治水的恢弘篇章;以管为题,勾勒出“水清岸绿、生态健康、自然优美、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放眼望去、一副“山水留坝、宜居家园”的优美画卷正在缓缓铺开!
新闻推荐
本报汉中讯(吴昊泽记者陈卫平)“木板的旋转带动了盒子”“这些转轴跟着一起运动”……日前,伴随清脆热烈的讨论,来自上海棒棒...
留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留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