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产业 助推增收脱贫 汉台区文物旅游稽查大队包村扶贫小纪

汉中日报 2019-07-16 08:45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有逵 昔日偏僻冷清、深度贫困的汉台区河东店镇天台村,如今节假日和旅游季节,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村富民强,现已摘掉贫困村帽子。这源于包扶该村的汉台区文物旅游稽查大队帮助他们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结果。

天台村位于汉台区北部山区,平均海拔1千余米,地处汉台、留坝、城固三县交汇处,面积31.2平方公里,距中心城区45公里。全村153户392人,有耕地671亩、蔬菜和林果450亩、林木42750余亩。该村因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滞后,是全区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49人。2016年初,汉台区文物旅游稽查大队包抓帮扶该村后,大队领导极为重视,确定3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进驻该村,并任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制定规章制度,落实措施,明确任务,夯实责任。他们经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拜访当地能人,认为利用该村良好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内涵,发展红色乡村旅游业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2万多人翻越秦岭向川北战略转移时,途经这里,到城固县小河口召开著名的“小河口会议”。由于战事紧张,期间,总指挥徐向前亲自率领战斗小分队,到此了解敌情侦查地形,并留下脍炙人口的亲民爱民佳话。此外,在第一次国内战争期间,中共南(郑)、城(固)、褒(城)边区委员会所属武乡游击大队曾长期战斗活跃于此,发展武装力量,从事游击斗争。1934年6月,红29军独立第三团侦查排长、共党员刘光义在这里英勇就义。

区文旅稽查大队和工作队决定协助该村挖掘历史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及时撰写调研报告,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并通过多种渠道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2017年,该项目在全市一炮打响,成为汉台区首个红色旅游景点。先后争取资金500多万元,新建红色长廊一处、红色文化广场1个1600平米、红色广场雕塑文化墙4面、徐向前元帅雕塑1处、刘光义烈士战斗场景等浮雕墙4处、村道大型五角星钢结构雕塑5个,使红色旅游景点初具规模。他们聚焦《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当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直接和间接收入40多万元。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直接和间接收入200多万元。

旅游业带动农家乐,他们丰富农家乐文化内涵,推行菜品差异,提高品位,增强吸引力,现在全村农家乐已发展8家,年均增收10多万元;开发“红军的一天”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精品土特产品基地100多亩,年均收入50多万元。形成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将优质农产品进行品牌化经营,结合红色乡村游包装成旅游商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三产带动一产,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区文旅稽查大队和工作队对25户贫困户逐一摸清家底,建立档案,量体裁衣,制定各自脱贫计划。实行政府兜底、医疗、教育、残联、科技、金融、捐赠等办法帮扶,加快脱贫步伐。2016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2017年数据清洗后,新增贫困户3户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49人。通过去年和今年不懈努力,年底前可全部脱贫。村上又通过特色旅游项目“红军的一天”、停车费、项目管理费、新型经营主体分红等壮大集体经济,村集体由2015年的负债,到如今有了26万元积累。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5380元,到2018年达到8412元。该村荣获2018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试点村”称号,区文旅稽查大队队长胡蔚还荣获2018年度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新闻推荐

汉中市干线公路养管全面实现“双过半”

本报讯(通讯员彭昆)今年以来,市公路局克服建设规模大、筹资难度大、管理难度高等问题,常态化开展精心养护和路域环境治理,大幅...

留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留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