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 “养山富山”向生态要效益

三秦都市报 2019-06-25 02:12 大字

蓝天白云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通往村口,一座座红瓦白墙的民居散布其间,鳞次栉比的产业示范园生机盎然,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美丽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6月,走进小城留坝,这里处处焕发着美丽乡村的勃勃生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悄然展开。

留坝县城南边20多公里的火烧店镇堰坎村里,路旁整齐排列着几十幢样式统一的两层楼房,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舒适。

“城里人愿意来我们这里旅游,都是因为我们火烧店镇生态环境好,这才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农家乐老板徐茅春乐呵呵地说,每逢周末节假日,他家“老房子客栈”每天都要接待游客20人左右,这让世代务农的徐茅春摇身变成了收入可观的“农”老板。

“养蜂不占农田,投资小,养蜂技术也不难,只要人勤快,管护得好,一桶蜂取十来斤蜜不成问题。留坝蜂蜜简直就是我们贫困户脱贫的‘甜蜜源泉’。”说起养蜂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五保贫困户贾贵全高兴不已。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乡村振兴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认为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乡村振兴才能有底气与硬气。近年来,该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生态要效益,把“靠山吃山”变为“养山富山”,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逐渐发展形成了以生态蜂蜜、生态土鸡、生态土猪、生态香菇为代表的短线产业,以林下中药材种植、板栗林、橡子林为代表的中线产业,和以全域旅游为代表的长线产业,构成了“四养一林一旅游”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突出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带动当地上千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

今年34岁的韩鹏,之前一直在西安的星级酒店当经理,月薪上万元。但在韩鹏看来,繁华的都市并不是他的归宿,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回乡创业发展食用菌,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这里是个聚宝盆,优良的生态环境,勤劳朴实的民风,还有政府补贴做支撑,我有信心让大家伙都能富起来。”多方考察后,韩鹏决定租赁村上扶贫互助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基地,组织村民种香菇。

巧用乡情引“雁归”,培育致富“领头雁”。该县创新性开辟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返乡创业模式,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催生了一批像韩鹏一样的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从业经验、营销渠道、创业意愿、故土情结的“城归”大军加入到了乡村振兴事业中。

张萌本报记者陈卫平

新闻推荐

旅拍何必去三亚,身边胜景在留坝留坝打造“喜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阳光讯(记者任军)留坝县深入挖掘陕南婚庆喜文化资源,打造“喜文化”旅游系列产品,使旅游与婚嫁产业资源、功能、市场、品牌融...

留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留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