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店,火了!

汉中日报 2019-05-14 10:37 大字

人民日报记者 王乐文 龚仕建 高炳

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乡村旅游上,农村发展的路宽了,农民致富的劲足了。

棣棠花鹅黄点点,月亮河波光闪闪,陕西秦岭深处小镇火烧店,老马家堂前屋后,人盈客满。

菜园里,果蔬攀藤倚架,郁郁葱葱。灶房里,刚采摘的时蔬,顶花带刺,天南海北的游客洗菜帮厨,围着锅灶大快朵颐。

老马叫马广,今年68岁。性子直、嗓门大,农活顶呱呱,做饭也是把好手。“老马做的菜,有儿时的味道。”

老马家河对岸,又是一番“儿时的味道”。火烧店农耕体验园里,新一期“自然成长营”开营,200多个生龙活虎的孩子,扑进自然怀抱——进稻田,抓泥鳅;拢菜畦,摘葫芦;学篾匠,编笆篓……

火烧店,火了!短短几年,“成长营”已开办60余期,参加青少年达1.2万人次。2018年,小镇涌入游客4.5万人次。

说起火烧店,数百年来,都是陕西留坝县的“桃花源”。碧野阡陌,鸡犬相闻,但偏僻滞塞。老镇求新,何去何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爽利干练的女干部郭绵,调任镇党委书记,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植花种草、疏水修堤、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举措里。

老马也动了心。郭绵路过门口时,被他拦住。

“郭书记,我家拆旧房,盖成啥样,游客最欢迎?”

“这白墙黛瓦的老房子,就挺好。”

“老房子,还能有人住?”

“老房子,才有人住。”

“建农村、像农村”,火烧店这六字思路,将“大拆大建”的投资商挡在了门外。不出一年,小镇两岸,游人熙攘。游客来了,唤醒了火烧店,也打开小镇人的视野。香菇、木耳、土蜂蜜……耕读传家的小镇兴起了时尚的“订单农业”,发展食用菌120万筒、土蜂5300桶、土鸡1.5万只、中药材1300亩……如今的火烧店热气腾腾。

整个留坝县更是动力十足。“秦岭深处有山水,山水深处是乡愁。”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透露,“零工业”的留坝县仅4.7万人口,而最近这5年小城接待游客却达108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100余家农家小院如春笋般涌现,1000余名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老马勤快,7间农舍整洁,加之厨艺精湛,一年能挣12万元。去年,他家在广东打工的小马毅然返乡,培育香菇10万筒,“回家创业,踏实自在。”

有山水,有乡愁。故乡在,希望在。

(转自2019年5月12日《人民日报》一版)

新闻推荐

才立夏又“入冬” 留坝紫柏山飘起雪花

华商报汉中讯(记者张映伟)近几日,汉中全市普遍降雨,气温骤降,5月7日,留坝紫柏山飘起雪花,银装素裹,宛若童话世界。华商报二三里记...

留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留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