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年多走遍39个贫困村 ──南通市崇川区副区长张一峰挂职留坝扶贫纪实

三秦都市报 2019-05-09 02:48 大字

走访群众(资料图片)五月的留坝,天蓝,地绿,山青,水碧。

“时间过得真快,好多事情还要加油干。”眼看着还有半年时间就到了挂职扶贫“毕业季”,张一峰似有伤感,更有不舍。

2017年10月28日,根据组织安排,他作为崇川区副区长踩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鼓点从南通市来留坝挂职副县长。一年多来,随着他的足迹在留坝的沟沟坎坎延伸,崇川人民的爱也渐次播撒在留坝人的心田。

揣着“一二三四五”

踏上漫漫扶贫路

言语不通、饮食不习惯、生活不便,这是多数扶贫干部初来乍到遇到的困扰。

2017年张一峰初来留坝时,有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难题:80多岁的父亲长期患病,需要照料怎么办?儿子即将高考,又该怎么办?

打点行囊来做留坝人,沉下心来干留坝事。尽管困难重重,张一峰毅然决定舍小家顾大家,揣着“一二三四五”,踏上漫漫扶贫路。

树立一个目标——为实现留坝县2018年整县摘帽争作贡献。

实现两个到位——挂职扶贫人到位,心更要到位,不当“看客”,不做“过客”。

迅速度过“三关”——饮食关:从吃惯清淡饮食、米饭为主到逐步适应“无辣不成菜”的一日三餐和面食。语言关:汉中语言与四川差不多,一些方言俚语还是很难理解,不懂就问,基本上沟通没有障碍了。孤独关:留坝是个山区县城,地广人稀,远离家乡,来此工作难免孤独。步入常态后,感觉非常充实。

遵守四种纪律——遵守政治纪律。做到不利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话不说,不利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事不做。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留坝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遵章守纪,勤勉工作。遵守生活纪律。讲操守,重品行,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遵守廉洁纪律。做到不以扶贫为条件谋取任何个人私利,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

做好五项工作——加强学习,深入调研;两地沟通,健全机制;产业合作,夯实基础;人才交流,智志结合;强化宣传,社会帮扶。

用真情写出扶贫好文章

在留坝县谊丰社区工厂,50余名村民正在流水线上繁忙作业。32岁的李佳佳现在是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过去却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小孩,无法外出务工挣钱补贴家用,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如今,因苏陕扶贫在家门口就建立了扶贫社区工厂,她就可以一边在工厂务工挣钱,一边照顾孩子,重新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目前,像她一样的贫困劳动力共有16名在社区工厂务工。

产业合作,夯实基础。在张一峰的努力下,共安排苏陕协作项目11个,下达苏陕协作资金1255万元。这些资金承载着苏陕两地党和政府的嘱托,也肩负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殷切期望。

来留坝的一年多时间,他用双脚走遍了全县39个贫困村。为了实地考察了解项目情况,他带领干部翻爬过通行困难的险峻山梁。

在他的带领下,全县39个贫困村都建立了苏陕扶贫协作产业发展项目,这些项目与贫困户之间建立明晰的利益链接机制。截至2018年底,苏陕协作项目共带动952户2392名贫困户增收,有效实现了精准帮扶。

同时,他还邀请南通、上海等地企业客商165人次来留坝考察,签订商务协议29个,11个项目已初见成效。引进东部企业落户留坝3个,完成投资额1037万元。

2018年10月,他被授予汉中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文/图马洁本报记者陈卫平

新闻推荐

留坝脱贫退出进入公示期

本报讯(通讯员杨晓琼)近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周至等23个贫困县退出的公示》,留坝县作为汉中市唯一一个县名列其中。截至2018年...

留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留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