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发展的当前账与长远账

陕西日报 2018-05-10 07:39 大字

  李英锋

  当获知《留坝县张良庙—紫柏山旅游景区5A提升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的消息时,陕西留坝县张良庙—紫柏山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刘亮的眼睛湿润了。“近年来,为保护紫柏山的原始风貌,景区一切建设都服从自然生态保护。我们否决了投资1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否决了投资1亿元的环线小火车项目,否决了在紫柏山山顶修建紫柏宫和巨型张良像标志性建筑的建议。”刘亮感慨地说,“景区5A提升规划顺利通过评审,是对我们做出这种抉择的充分肯定。”要政绩,还是要绿水青山?留坝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4月25日《陕西日报》)

  投资意味着拉动经济增长,意味着促进税收、就业,意味着GDP增加,也意味着地方领导的政绩。因而,在很多地方的管理者眼里,投资项目是香饽饽,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甚至个别地方为了招商引资不惜降格以求,放宽环保、土地、安全生产等条件。投资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留坝县却没有来者不拒、狼吞虎咽,而是“挑肥拣瘦”,一口气否决了针对紫柏山景区的多个大投资,看似冒了傻气,实则是精明之举,彰显了“以退为进”的发展智慧,非常难能可贵。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要发展经济,要招商引资,必须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底线,必须符合生态发展要求。对留坝而言,有些投资项目就不适应其生态特点。从短期看,一些大项目或许能够带来税收、带来就业、带来市场、带来发展效益、带来光鲜的统计数据,但从长远看,这些项目对生态环境甚至对整个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有些影响可能还是不可逆的。因此,引进这些项目就会得不偿失,最终会“赔本”。回首过去,放眼全国,我们有过太多这样的“赔本”教训——开发了一个矿藏或者建设了一个工程,创造了GDP和税收,而要修复因此被破坏的生态,则可能付出几倍于所获GDP和税收的代价也未必能够做到。面对诱人的投资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和损失,选择停下脚步,选择拒绝,选择舍弃,就是一种发展的“获得”。留坝人算好生态发展的得失账、长远账,守住生态保护的底线,给投资项目设门槛、过筛子,认清了绿水青山的价值,找准了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定位,是理性之举。

  当然,保护生态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并不等于抱着绿水青山受穷挨饿,找到一条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发展路径才是关键。留坝顺势而为,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依托生态环境资源发展旅游、山地运动、养生养老、休闲农业、“四养一药”(养鸡、养蜂、养猪、养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等,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效益——2017年,留坝县接待游客292万人次,旅游收入14.88亿元,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占全县GDP的半壁江山;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35元,同比增长10%。可以说,留坝人在让绿水青山不变色的前提下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地都应摆正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位置,算好发展的当前账与长远账,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有勇气、有智慧拒绝不合适的、可能得不偿失的投资和项目,少走发展的弯路、错路、回头路,给绿水青山这一“最宝贵的财富”创造一种良性循环增长的环境。

新闻推荐

啥叫美丽乡村 我们这里就是 ——留坝做强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向记者介绍扶贫合作社  留坝县地处秦岭深处,全县4.7万人,林地面积93.6%,属国家级贫困重点县,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大秦岭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区。没有工业,经济基础薄...

留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留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