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 赵侃:“驻”进百姓心坎里

陕西日报 2018-04-23 09:00 大字

  本报记者 程伟 通讯员 李晓贤

  “脚踏大地,情系农户。”这是2016年2月,赵侃到汉中市留坝县紫柏街道办事处小留坝村担任第一书记时的工作誓言。

  “这么年轻的第一书记,估计待不了几天,村上怕是指望不上他。”一些村民的评价让初到村上的赵侃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第一书记怎么当?用赵侃总结的一句话:真心实意为民、脚踏实地干事,只有干出点儿模样,才能真正改变群众的看法。

  家住小留坝村三组的袁应莲是赵侃走访的第一位贫困户。“这是村上新来的第一书记……”还没等村干部介绍完,袁应莲就说:“你先把他领到别家去,我还忙着呢!”说着,就把大门锁了,提着筐子朝地里走去。

  随行的村干部忙解释:“袁应莲和老伴儿两人相依为命,因家里没有劳力,老两口又疾病缠身,所以一到农忙就犯愁,毕竟上了年龄干活慢,可地里的庄稼不等人啊!”得知这一情况的赵侃急忙追上袁应莲,一起来到了她家的地里,播种、撒肥……赵侃干得有模有样。

  袁应莲看着汗流浃背的赵侃,不停地招呼他歇一歇。“第一书记小赵靠得住!”这一说法就这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了。

  “村子一组、二组、三组吃水有困难。”“张兴芬想在县城找个活干。”“刘国银想发展产业,可没有启动资金。”……在小留坝村工作仅一个月,谁家有什么特殊情况,赵侃都一点一滴记在日记本上,装到了自己心里。

  帮村民卖鸡蛋、销蜂蜜、收油菜、种玉米……这些都已经变成了赵侃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如今,大伙都愿意和他拉家常,把他当作自己人。

  赵侃深知自己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与压力。他结合群众意愿和村里实际情况,围绕县上产业发展布局,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为村上贫困户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并多方协调,为发展蔬菜产业的贫困户免费建大棚,并提供产业发展资金。同时,他还依托该村扶贫互助合作社,成立小留坝村蔬菜产业示范园,将全村2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其中,带动贫困户增收。此外,他还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20万元,用于改善小留坝村人居生活环境。

新闻推荐

双脚沾满泥土的县委书记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下乡记

  阳光讯(吕鑫记者邢静涛文/图)一轮红日跃出,给山坡、房屋、路面、河流镀上了一层金辉,3月下旬的留坝在晨曦中微冷,但却格外温润。  “兴和,刚才周小明建议在这面护坡上种...

留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留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