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慈善协会助力秦岭“熊猫村”脱贫奔小康

华商报 2020-07-15 01:56 大字

7月10日,华商报记者跟随陕西省慈善协会组联部部长、志愿者总队副队长王军利,慈善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阎苏越一行,走进地处秦岭南麓深处的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熊猫村”之称的大古坪村。

村庄里道路宽阔干净,民居是统一的青瓦屋顶和雪白墙体,家家用的是自来水……村支书王小林一边介绍着村里正在发展的生态旅游项目,一边讲述着大古坪村脱贫致富的故事。

“全村86户276人,2017年达到国家规定脱贫标准,现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有10家买了汽车,36户有了摩托车,我们村已步入小康生活。”王小林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边远山区贫困村的重视与投入,感谢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的关注与支持,更要感谢陕西省慈善志愿队多年的帮扶……”

据介绍,大古坪村是佛坪最边远的小山村,处于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这里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秦岭四宝,大熊猫数量及活动面积占全县的70%,大熊猫密度全国最大,还是首只棕色大熊猫的发现地,被称为“熊猫村”。该村也是退耕还林村,种有少量玉米、洋芋、红薯、萝卜、白菜、辣椒、韭菜,养殖有猪、鸡等。养蜂和种植中药材是这个村的主要产业,近70%的家庭养蜂达2500多箱,年产量1万多公斤,仅这一项全村产值就有100多万元,平均每户1万多元。中药材主要是种植山茱萸、苍术、猪苓、天麻等,年产值超100万元。

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该村基础建设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包括修路700多万元,修河堤200万元,壮大村上经济政策性投入300万元,环境整治+房屋改造+改水+改厨+改厕+拉电等项目250多万元。

2010年以来,省慈善协会慈善先锋队就与该村建立了联系帮衬服务点,动员爱心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团队献爱心,共筹集资金40多万元,用于该村助医、助学、助残、帮困等。并联络医疗、教育等多支志愿团队12余次来村送医送药、科普宣教、捐赠款物献爱心,还帮助销售农副产品。

“美丽的大古坪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相信今后村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王军利说。华商报记者 王强 通讯员 胡运森

新闻推荐

佛坪公路段防汛抢险保畅通

本报讯(通讯员赵小军彩云飞)进入汛期以来,佛坪县公路管理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着力查隐患补短板,从人力、机械、物资...

佛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佛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