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四抓”强化脱贫攻坚人才智力支撑

汉中日报 2020-05-20 08:22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陈卫东 戈锋)佛坪县把人才作用发挥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引领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整合人才优势释放人才活力,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抓建章立制,最大诚意吸纳人才。该县持续深化人才机制体制改革,落实优秀人才“服务绿卡”,坚持按考核兑现专家工作站、人才工作室奖补政策,对《佛坪县优秀人才名录》(第一辑)的入选人才,落实年度健康体检和工作津贴。探索建立人才工作成效评价机制和引进人才发挥作用成效考评办法,对人才项目申报、职称评定适度放宽要求,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全过程落实人才发展管理。坚持县级领导定期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协调解决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子女就学、医疗保障、落户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抓引育并举,最大力度挖掘人才。该县制定2020年人才工作要点,围绕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科学设置年度公务员、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型人才招录招聘计划,明确招录招聘人才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倾斜的导向。鼓励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小微企业,依托“柔性引才”,采取周末兼职、临时兼职、客座兼职、技术顾问等方式,吸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返乡创业十条优惠政策,鼓励本土人才回归,通过送政策、给项目、扶资金、帮技术等措施,先后吸引130余名能人返乡创业,涌现出“菇娘”李天琴、“包工头村支书”江崇华、“魔芋王子”翟玉军等典型,带动电子商务、自媒体运营、旅游服务推介等产业发展。该县还在本土人才中积极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截至2019年底,培育农村实用人才645人,涌现出高级职业农民苏沭名、科技致富带头人雷兆才等先进典型。

抓平台搭建,最大举措支持人才。该县抢抓苏陕协作机遇,聚焦脱贫攻坚,与南通市崇川区委组织部签订《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三年累计互派党政干部、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113人,开拓本地人才视野。制定《佛坪县脱贫攻坚科技干部和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佛坪县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成立47人的县级人才专家服务团,72人的产业扶贫“110”技术服务队,聘请18名农村实用人才担任产业扶贫技术服务“土专家”,选派1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3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开展技术服务。建成700平方米的标准创业中心,集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基地、人才孵化为一体,引导培育了1个电商扶贫龙头企业、2个天猫旗舰店、2个京东店、31个淘宝店、微商129个,累计带动贫困户1101户2339人,户均增收326元。

抓政治引领,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脱贫攻坚人才作用发挥,该县把人才聚集作为激发人才活力重要手段,将人才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类分层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培训。发挥党委党组作用,加强人才党情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切实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

新闻推荐

“秦岭绿”的佛坪贡献 佛坪县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践行“两山论”侧记

本报通讯员吴燕峰4月中旬以来,秦岭再次拍摄到野生金钱豹的消息持续引发媒体关注和网友热议,野生金钱豹的拍摄地、“中国熊...

佛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佛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