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志愿红” 汉中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汉中日报 2020-03-05 09:53 大字

佛坪县石墩河镇志愿者张甜(左)徐维(右)在监测点排查登记。

本报通讯员 孙瑜 周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庚子新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及时发出倡议,号召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共克时艰”志愿服务活动。民政、文旅、团委、妇联等部门主动作为,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闻令而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件件凝结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红马甲,成为活跃在天汉大地抗“疫”一线的“志愿红”。

强引领,道德典型成为“志愿红”中的“领头雁” “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勤通风......”这样温柔的话语不断从全国道德模范王敏、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刘波、中国好人赵灵等一张张熟悉的口中传出,他们自发拍摄“防控疫情,我们在一起”微视频,义务宣传防疫常识,成为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的“志愿红”。

各级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纷纷解囊相助、尽己所能,以不同的方式贡献自己的抗“疫”力量。有的第一时间将自己药店的所有口罩全部捐给当地医护人员;有的自编防控知识快板,自购喇叭,在集镇社区义务宣传;有的自愿成为值守卡口志愿者们的“大管家”;有的不但组织捐款捐物,更成为抗“疫”物资搬运工;特别是国网汉中供电公司职工、汉中市最美家庭、“书皮爸爸”李晓东,以笔抗“疫”,创作漫画《我相信》,展示战“疫”感人时刻,激励人们必胜信念,被人民网总网首页头条报道,全网点击浏览数达80余万次......每一个道德楷模就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危急关头、感染人心、共聚力量,不但温暖着我们,更带领着我们,用道德的光辉引领着我们最大限度地释放着善意、传递着友爱、凝聚着坚韧,用精神慰藉温暖人心,用相互支撑的责任构筑起爱的家园。

聚民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成为“志愿红”中的“主力军” “无事不出门,少聚集不传谣,信科学强防护……”这是从一个个“红马甲”身上的“小喇叭”中发出的声音,响彻于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弥漫在乡间沃野的广袤土地。

疫情蔓延的第一时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志愿者们背上喷雾器当起“保洁员”,对村庄进行杀菌消毒;举着小喇叭当起“宣传员”,用方言俚语讲述防疫知识;拿起温度计当起“巡防员”,严格排查返汉人员、登记各类信息......城固、洋县、宁强作为全国和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先后印发活动方案,发放《“口罩文明”倡议书》,发挥中心、所、站三级组织作用,以镇村为基本单元,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疫情舆论引导、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劝导等活动。全市9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冲锋在前,组织志愿者宣传防疫知识、摸排外来人员、义务进行消毒,共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118.2万份、悬挂横幅1.9万余条、刷写标语8万余条,防控宣传车进村社区宣传7866车次,共劝阻停办和简办红白事564起,劝停或推迟酒店宴席、农村集体聚会1987家,他们用自己的“微行动”释放出“大能量”,成为抗“疫”一线一道靓丽风景线。

勇担当,社区志愿者成为“志愿红”中的“前沿哨”

“疫情防控全民都在参与,作为一名大学生并且是共青团的一份子,我义不容辞,理应主动作为,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学生陈云,第一时间来到南郑区胡家营镇王河坎村便民服务室询问疫情防控工作需求,申请加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623名应急志愿者、705名返乡大学生应团市委号召,深入镇村社区,积极参与外来人口排查、辅助疏导劝导、街面巡逻等工作,活跃在抗击疫情工作的最前沿。

“请先登记、测温、出示出入证。”在汉台区东大街街道办事处莲花池社区,董启林正戴着口罩,在卡点维持秩序,这句话他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社区是城市防控疫情的第一线,这里每天都活跃着一批批志愿者,他正是其中之一。卡点值守、人员登记、体温测量、秩序维持、消毒杀菌……看似琐碎,却又必需。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文明单位都在这个特殊时期,组织党员干部向农村下沉,向社区前移,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用实际行动织密疫情防控网络,甚至更在关键时刻成为“快递员”“送菜员”,为隔离在家的社区居民、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家属送食品、送蔬果、送牛奶,确保他们的“菜篮子”满满当当,真正做到“隔离不隔爱”。

争先锋,专业志愿者成为“志愿红”中的“超硬核” 疫情期间,一群身穿防护服、肩背消杀机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2支本土专业消杀队伍也逐渐被大家熟知。汉中天瀚救援减灾中心自筹物资、全副武装,出动志愿者87人次,深入社区、镇村和单位开展免费消毒工作。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汉中市曙光应急救援协会自购杀菌消毒物资,开展公共场所消杀活动累计近千小时、消杀面积130余万平方米,分装运送医用酒精、过氧乙酸等消毒物资47.94吨。

交通志愿者选调“文明出租车”“文明出租车驾驶员”“最美出租车驾驶员”,组建50辆“爱心出租车队”,保障疫情防控应急需求。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文明劝导、返岗复工包专列等活动,并在线上招募志愿辅导老师276人,为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辅导课业1384场次,服务时长达1610小时。巾帼志愿者聚焦心理健康服务,全天候为抗“疫”一线人员及广大家庭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开通“抗疫·家庭教育e站”服务热线,推送亲子线上教学、孕期妈妈和备孕女性身心健康等视频微课10余期。邮政志愿者积极提供果蔬餐食等免费派送服务,方便在家居民日常生活。

文化志愿者积极行动、以“艺”战“疫”,勉县镇川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师聂金刚“执笔抗疫”,画出“战疫”泪目瞬间。城固县“95后”志愿者杨永丽手绘防疫漫画,助力科学防疫。农村电影放映员“摇身一变”,成为疫情防控员、宣传员,驾驶公益电影放映服务车,巡回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基层文艺骨干创作《打赢疫情歼灭战》《众志成城战疫情》等20余部快板作品,在乡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同步播放,提高防疫知识知晓率。文艺专业人才推出国画作品展览、“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题篆刻创作展、“阻击疫情,我们永远在一起”诗歌朗诵会等网络活动,为“战疫一线”鼓舞士气,为“共克时艰”凝聚人心。

暖人心,社会志愿者成为“志愿红”中的“强引擎” 2月20日上午,一辆满载127箱“姐妹爱心”的邮政运输专车从汉中出发,这是巾帼志愿者和爱心协会志愿者共同为武汉市医护姐妹捐赠的、价值近6万元的卫生用品。疫情期间,不但各行各业竭尽全力,各显神通,更有很多普通群众自发穿上“红马甲”,成为“志愿红”中的平民英雄。

他们,脱掉的是军装,不退的是军魂。广大退伍军人自觉投入战“疫”行动,无论是干部职工,还是普通村民,无论是捐钱捐物还是卡点执勤,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橄榄绿”的初心。西乡籍老兵谯泽德捐赠疫情防控物资酒精150桶、电动喷雾器10个,为疫情防控献出了暖暖爱心。镇巴县1000余名退役军人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300多名退役军人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彰显军人本色和使命担当。

他,在特殊时期完成“制服蓝”向“志愿红”的转变。出生于勉县周家山镇春光村的陈志强是一名普通边防警察,由于求学和工作已离开家乡近20年,今年回乡探亲却遇上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当得知家乡防控疫情力度加大、人手不足时,他毫不犹豫报名成为志愿者,与父老乡亲一同战“疫”。

他,摘下“贫困帽”,穿上“红马甲”。佛坪县陈家坝镇金星村村民李宗保,这几年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发展天麻1000多平方米,成功脱贫,得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他找到了村党支部主动请求穿上“红马甲”参加联防联控工作。

疫情虽险、病毒无情,但志愿者从未缺席。从一个人到一座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志愿服务网络越“织”越密。正是这样一群人,用细心换来安心、用爱心凝聚力量、用信心决战疫情,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示大爱精神、书写天汉大地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新闻推荐

不让疫情影响春耕 佛坪县大河坝镇战疫情抓春耕见闻

本报通讯员王巧巧梁隆二月春寒料峭,然而佛坪县大河坝镇凤凰村三组的脱贫户肖毛虫却早已累得满头大汗,每天种土豆、摘香菇…...

佛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佛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