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秦药”味道“再浓厚些” 省政协“推动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侧记

各界导报 2019-06-27 01:54 大字

记者李鹏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野生中药资源宝库,但野生稀有中药材滥采滥挖屡禁不止,人工栽培、繁育研究不足。”

“第四次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陕西有283种,占全国重点品种的77.6%。陕西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但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却很弱。”

“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年总产量约90万吨,但陕西省中药企业使用本省中药材原料占比仅10%左右。”

……

6月25日,省政协召开“推动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坦诚建言,为陕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和兄弟省比,我们缺乏统一管理,‘九龙治水’,谁都管谁都没办法。‘自由经济’‘小农经济’是陕西省中药材发展的现状和特征。”省政协常委、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龚汉江在发言中直指问题所在。

除了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在中药营销上同样存在制约瓶颈。“陕西中药企业普遍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群。多数工业园产出的中药饮片不分等级和质量等次,混合统装,好饮片难露头,规范的饮片生产企业没有价格优势。”龚汉江进一步剖析。

“全国植物提取物原料70%来自陕西,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植物提取物’的管理工作。”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农工党专职副主委马鹏程在发言中建议:“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优势,争取和巩固陕西在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更多的话语权。”

省政协委员、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李西乾同样关注到“话语权”问题,他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议,应注重大品种、大品牌的培育,结合陕西原产地中药占有市场份额,扩大城固元胡,略阳、宁陕猪苓,佛坪山茱萸等的生产规模。

佛坪县政协主席鲁晓芳接过话题,她认同李西乾的建议。她建议佛坪中药材生产应向山茱萸、天麻、猪苓等地域特色明显的品种集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应在现有的山茱萸生态示范园基地上,建设系列中药材保健、康养、观光、加工为主的中药材精品园,吸引游客、推销产品、壮大产业。

省政协委员、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许建秦结合实际,从中药应用角度提出医院自产制剂存在问题。从国家中医药基本政策出发,他建议取消制约医院自产制剂发展的规定,设立省级自产制剂调剂品种目录,在全省范围内鼓励、推广医院中药制剂在中医联合体内调剂使用。

“陕西有药味,但还不够‘浓厚’。”近一年来,省政府副秘书长姚建红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职,对“秦药”发展滞后,一句“还不够‘浓厚’”引发与会委员、专家共鸣。姚建红梳理保障、产业、品牌、利用、融合5个关键词,指出中医药产业发展短板,勾勒未来陕西努力方向。

“中药材种植的再好,最终还要‘用的好’。”姚建红认为,发展陕西中医药产业,要落脚于让三秦百姓用上“秦药’,通过医药结合互动发展,以医带药,用疗效促发展,强化终端使用的带动效应。

针对基层中药材营销薄弱问题,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崔跃民建议,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全省中药材信息化平台建设,开拓互联网销售市场,助力基层中药材“走出去”,打破地域桎梏。

群策群力,共促发展。振兴陕西中药产业,越来越多的共识在月度协商座谈会上凝聚……

新闻推荐

佛坪“一抓三比三促”激发非公党建活力

阳光讯(记者任军通讯员王磊)佛坪县以“一抓三比三促”为载体,突出政治引领,全面提升非公领域党员素能,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凝聚...

佛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佛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