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村感怀 □商子雍

西安日报 2018-11-27 04:36 大字

沙窝村是秦岭南麓的一个山村,隶属于佛坪县长角坝镇。

如果以人口多少为标准来考量,沙窝村实在是太小了,全村仅有210户、646人。同眼下中国的许多村庄一样,青壮年中的相当多数,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留下的常住人口不过200人上下,多为老人、妇女、儿童,被人戏称为993861部队。

但如果换个标准来考量呢?沙窝村的“村土”面积竟然是73平方公里,而我所居住的西安市莲湖区,“区土”面积只是38平方公里,两相比较,沙窝村真是大的有点儿让人不可思议!

更何况,莲湖区的面积只是沙窝村的一半多一点点,人口却有70多万,是沙窝村户籍人口的上千倍;若与常住人口相比,则是几千倍。莲湖区实在是太拥挤了,人多带来的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常常让人不安甚或烦躁。请想一想,从这样一个地方,来到地广人稀、空气清新的沙窝村,第一印象会怎样呢?我的回答是:耳目一新,身心俱泰!

细细铺排,沙窝村的妙处,还真是数不胜数。尽管已到初冬,但满山斑驳的色彩,特别是结满了形状神似枸杞的红色果实的山茱萸树,一片连着一片,放眼望去,那种在城市根本无法获得的眼福,便会扑面而来;漫步在铺满黄叶的山路上,忽然会有时隐时现的潺潺水声传来,循着水声寻找,出现在面前的,是城市里和城市附近,已经消失多年的清流;沙窝村的天,能让人真正感受到蓝天如洗的魅力,晚上仰望满天星斗,几十年前在夏夜里数星星的童趣,仿佛又回到身旁;村民的住房,并不拥挤在一处,稀稀拉拉在向阳之处建造。下榻其中的一户农家乐,主人朴素实诚、饭菜简单可口……不是常有人慨叹“红尘多闹市,世间少桃源”吗?在沙窝村小住,我深深感到,这个藏身于秦岭深处、鲜为人知的所在,称其为世外桃源,绝非妄言!

不过,必须要问的是: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沙窝村的不少青壮年还要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还要进一步追问:像我这样与沙窝村不期而遇以后、对这里赞不绝口的城里人,有几个能够毅然决然地告别让自己多有烦恼的城市生活,来沙窝村落户安家?

看来,农耕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不可须臾离缺,并且,其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也有着诸多让人向往的优长——所有这些,当然毋庸置疑。不过,同样必须承认的是,同工业文明相比,前者显然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文明。城市的出现,尤其是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不少新的烦恼,但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更多创造财富的机会,让人可以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沙窝村的青壮年要远走城市打工,像我这样的城里人,只肯把沙窝村当成旅游目的地来亲近,原因就在于此。

附带多说几句。2015年7月,由于给一部电视专题片担任嘉宾主持,我和陕西电视台的一个摄制组,沿着古老的子午道、荔枝道从西安跋涉到四川泸州的合江县。在达州市鹰潭乡的一个边远山村拍摄时,得知这里的村主任竟然是在达州市区买房居住,有事时开着小轿车回村里办公。大觉诧异之后,稍加思考,从中感受到的,是城市文明无法抗拒的巨大吸引力。沙窝村的村主任也是如此吗?倘若是,我觉得亦属合情、合理、合法,无可非议!

回顾历史,对农村、对农民,我们显然有着太多的亏欠。改革开放以前,在中国,农民是二等公民,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他们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作出了太多的牺牲。后来,由于治国理念的向善修正,给了农民更多的自由,而发展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使得农民有了离乡打工挣钱的大把机会。于是,近40年里,在当代中国最艰苦的行业、最危重的岗位上,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总体来认知,这当然是好事,但遗憾的是,大量农村青壮年的离乡进城,在帮助城市快速现代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的日趋败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坊间对中国当代社会形态的如是描绘,固然有偏颇之处,却也绝非全无根据。

所幸的是,上述状况已经开始改变。这一次在沙窝村,让人欣喜的变化比比皆是:农家乐的客房舒适洁净,卫生间里抽水马桶、热水器一应俱全;分类收集废弃物的垃圾桶,在村里我见到了好几个,是否真能做到分类收集姑且不论,但这样的垃圾桶能在偏远山村出现,就让人感到了现代文明气息;村委会的办公小楼里,设有卫生室、图书室,楼前的小广场上,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械格外醒目;直通县城的公路上,每天早晚有两班公交车运送乘客……更为紧要的是,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产业,诸如冷水鱼养殖、中蜂养殖,包括山茱萸在内的中药材种植等,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听当地领导介绍,2017年这里的人均收入已经突破一万元人民币。可喜可贺啊!但是,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吸引更多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使得这里越变越美好的路径,又在哪里呢?

旅游,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产业。有道理!因为,沙窝村,的确有着出类拔萃的旅游资源,足以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但怎样开发,却大有学问。前边我提到,“回顾历史,对农村、对农民,我们显然有着太多的亏欠”;这仅仅是针对人而言。倘若关注的范围更大一些,很多年来,受到亏待的是大自然,加害者则是人。具体来讲,在沙窝村均有生存的珍稀动物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什么会成为濒危物种?一个无法忽视的原因,是人不加克制的欲望,导致过度、甚或破坏性开发愈演愈烈,严重挤压,乃至戕害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如今,地处大熊猫等濒危动物栖息地的沙窝村,在发展经济上受到不少严格限制,这是他们代表人类给大自然还债。从今往后,我们当然还要继续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但绝不能再以牺牲山川林木、飞禽走兽的合理生存环境为代价,以至于旧债未清,又添新债了!

沙窝村是个好地方。倘若整个社会能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乡村,倘如能有更多的建设资金投向沙窝村,倘若农民兄弟能怀着敬畏自然的虔诚之心不懈努力,那包括沙窝村在内的众多乡村,就一定可以成为集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宜居、宜游之地,造福众多生灵和整个社会。

祝福沙窝村!

新闻推荐

大美秦岭熊猫陕西首届秦岭大熊猫文化宣传活动今日启动 市民可免费看秦岭大熊猫文化主题展、文艺演出

阳光讯(记者邓龙辉)秦岭大熊猫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棕色大熊猫有什么身世之谜?秦岭大熊猫有什么生存之道。这些问题在此次活...

佛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佛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