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兴产业促脱贫 2017年汉中市推进产业扶贫侧记

汉中日报 2018-02-09 14:08 大字

本报记者 王虹 贷了3万元扶贫贷款,种植了5亩灵芝菌和1亩椴木银耳的勉县元墩镇80后小伙廖志刚,一年时间就从贫困户变成了年收入过6万元的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佛坪县龙草坪村建设树花菜基地1000亩,60户村民通过入股分红、领务工工资,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72岁的城固县上元观镇昝家庄村贫困户孙保新种了4亩元胡,入了村上的产业合作社,管理和销售都不用操心,一亩纯收入2000元,还有额外的扶贫保底分红608元……

新年伊始,汉中市各县区产业扶贫的佳音频传。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里,全市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各县区因地制宜抓产业、壮大主体强带动、精准发力促脱贫,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促进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许多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的扶贫干部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地处秦岭南麓的佛坪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0.3%,是“大熊猫的家园”和“中国山茱萸之乡”,境内设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音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十分良好。该县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等。2017年,全县贫困户养殖中蜂4842箱、土鸡3.86万只、冷水鱼1.9万尾,发展袋料香菇102.5万袋、猕猴桃和魔芋1053亩,种植天麻和猪苓6.3万平方米。

像佛坪县这样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例子在汉中市不胜枚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汉中市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深入推进农业倍增工程,加快建设全省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据统计,去年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茶叶79.6万亩、烤烟2.7万亩、魔芋12.5万亩、中药材44万亩、木本油料2.3万亩,养殖牛羊59.9万头、生猪210.5万头、家禽729.9万只。贫困户户均发展2个以上长短结合的特色产业,实现了产业对贫困户全覆盖。

强化主体带动实现群众稳定增收 前不久的一天,记者跟随宁强县万信食用菌产业开发公司负责人张分队,走进了他的产业扶贫创新示范园。

只见一座座食用菌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上悬挂着入园贫困户的信息卡,“拔出贫穷根,浇灌智慧水”“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等催人奋进的扶贫宣传标语悬挂其间,显得格外醒目。大棚里,一排排香菇菌棒上紧密簇拥着一朵朵肥厚饱满的香菇。

张分队一边领着参观,一边笑着说:“今年香菇收成不错,入园的贫困乡亲都能赚到钱。”

据了解,张分队在该县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于去年5月建设了产业扶贫创新示范园。他创办的宁强县万信食用菌产业开发公司负责菌袋生产、技术指导、产品回收,银行向贫困户发放产业发展贴息贷款,贫困户入园免费使用大棚设施种植,同时为确保入园贫困户稳定增收,实行保利润回收,让贫困群众低投入、零风险创业。

目前,该园区已入驻贫困户50余户,户均发展袋料香菇1万袋以上,每户最低收益1.5万元。去年10月,张分队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带动民星”。

张分队的产业园区成功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故事只是汉中市强化主体带动的一个缩影。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实现脱贫,汉中市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共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增强了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农村电商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业、以休闲农业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延长扶贫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据统计,汉中市新培育6107个新型经营主体,共计带动7.3万户贫困户,覆盖率达80%左右;充分发挥30亿元扶贫基金和10亿元农业发展基金撬动作用,10家龙头企业首批成功签约7800多万元基金项目,辐射5个县区14个乡镇28个贫困村,带动2000余户贫困户。

勇于改革创新示范推广典型模式 “每个贫困村建立一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新建一个龙头企业、培育一家电商网点”“推广大企业+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N的产业项目股权合作经营模式,引导贫困户利用资金、土地、林地等资源资产入股各类经营主体”“建立支部+旅游+贫困户模式,扶持贫困户带头兴办农家乐”……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脱贫攻坚中,各县区下足功夫,因地制宜,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出一个又一个卓有成效的扶贫模式。

据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汉中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佛坪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市2017年计划退出的105个贫困村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全面完成。大力推广以汉台区红星村、城固县陈家湾村为代表的“1(村集体经济合作社)+N(互助资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勉县吴家湾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引领脱贫产业发展能力。创新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模式,推行“统建分管、入股分红”等产业发展模式,密切贫困户和经营主体关系,构建贫困户和经营主体利益共建共享机制。全市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170个,其中建立留坝模式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832个、入社贫困户社员32350户,勉县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新型经营主体74个、入社贫困户社员3239户。

新闻推荐

爱心架起连心桥真情温暖四九天 市卫计监督执法支队展开节前帮扶村慰问

隆冬四九,大山里的乡亲们过冬的衣物够不够,家里粮食够吃吗?这些一直使市卫计监督执法支队帮扶干部牵挂不已。在本单位经费紧张情况下,市卫计执法支队积极协调,从解决乡亲们吃饱、穿暖问题入手,为帮扶村...

佛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佛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