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巨龙通南北天堑变通途 ——本报记者全程体验西成高铁成都至西安首趟列车

绵阳晚报 2017-12-07 08:03 大字

6日上午9时33分,伴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鸣笛声,西成高铁成都东至西安北的首趟列车——D4252次动车组列车准时停靠在绵阳站,经过3个多小时平稳运行,12时57分该趟列车安全、准时抵达西安北站。本报记者也跟随该趟列车,亲身体验了动车风一样的速度和“高大上”的硬件设施,以及贴心周到的服务。

■记者王望

激动

34名乘客从绵阳火车站上车

上午9时,在绵阳某公司上班的王先生与11位同事早早的来到绵阳站,通过人脸识别通道、安全检查等进站程序,一行人激动的等待着西成高铁D4252次动车的到来。

与王先生一样,加上本报记者在内的34名乘客,将从绵阳火车站登上这趟具有历史意义的列车。9时30分,D4252次动车缓缓驶入绵阳站站台。

动车停靠绵阳站站台后,从成都、德阳沿线搭乘的新闻媒体蜂拥从车上下来,直播、摄影、摄像,媒体记者们各自抓住自己的采访对象,将绵阳站的情况第一时间向外界进行了发布。

速度

3个半小时绵阳到达西安北

9时35分,动车缓缓驶离绵阳站站台。记者所在的2号车厢LED屏幕不停变换着车辆运行的速度,65km/h、118km/h、195km/h,244km/h……约5分钟后,车辆平稳运行。该趟和谐号动车车辆制造商中国中车随车人员告诉记者,该条铁路的设计时速是250km/h,前期已经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该趟动车的时速要保持在245km/h左右。

在动车平稳运行后,记者在窗沿立了一枚硬币,虽然时速已经很快,但硬币却纹丝不动。

10时整,车辆停靠江油北站。10时36分到达广元站,11时23分到达陕西汉中站,12时到达陕西佛坪站……12时57分,车辆在安全、平稳运行3个多小时后,准时到达西安北站。搭乘该趟列车的旅客、体验团、媒体记者到站后,纷纷拍照留念。

欢笑

动妹组织活动让乘客感受温暖

“西成高铁首趟列车共设1216个座位,车辆到达广元后乘客数量达到最高约900多人。”D4252次动车列车长赵艺蔓告诉记者,为了让旅客感受到动车组的温暖,动妹们还精心准备了活动让旅客们加入其中。

在4号车厢,川剧变脸艺人漆林正在表演变脸。旅客陈女士说:“我是从成都乘车过来的,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变脸表演。”赵艺蔓介绍,请来漆林大师随车表演,让乘车旅客在活动中体验到四川非遗文化的魅力。

动妹们还向旅客发放了西成高铁首发纪念明信片,旅客们可以在乘车时写上自己的心情,动妹们会将这些明信片寄到旅客填写的收信人手中。

变化

每天多趟往返便捷

“太快了,原来坐火车要7个多小时,现在动车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真的太方便了。”乘客辛鑫一家都是汉中人,常年工作生活在绵阳,每个月要回汉中老家一次。辛鑫告诉记者,一直都关注西成高铁的开通,这次回家也主要是体验下,“一听说西成高铁开始售票,就马上抢了3张票,准备和爸妈一起回汉中老家玩几天”。

王先生长期需要来回在绵阳与西安之间,此次公司11人一行出差到西安也算是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以往从绵阳到西安都是坐飞机,虽然全程只要一个多小时,但价格稍微高一点。”王先生说,有时出差时间临时调整,需要改签比较麻烦,现在每天有多趟列车往返会更加方便。

新闻推荐

昨日西成高铁开通首日 首趟“熊猫号”四个半小时抵达成都

华商西成高铁首发直播主播、相声演员苗阜和首发高铁“熊猫号”合影华商报记者张杰摄成都东站,各种熊猫元素令人目不暇接“熊猫”人偶教乘客们做“熊猫减压操”华商报记者张杰直播旅客制作手冲咖啡...

佛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佛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