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求突破奏响农业新强音 ——汉中市上半年农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周芳芳 通讯员 张曦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追赶超越的系列安排部署,汉中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08.8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一产业增加值58.82亿元,增长5.1%,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97元,增长8.5%,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主导产业持续发展新型主体实力增强 以“农业倍增工程”和“十大基地建设”为统领,稳定百万亩优质水稻和“双低”油菜基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生猪产业联盟为核心,抱团扩张规模、互利共赢,发展舍牧结合草食牛羊养殖,发展精细菜、特色菜、袋料食用菌和茶叶、猕猴桃等优势特色产业。上半年,夏粮总产26.5万吨,同比增长1%;油菜总产17.7万吨,与上年持平略增;生猪出栏170.01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茶叶产量3.12万吨,同比增长8.2%;蔬菜产量117.61万吨,同比增长5.9%;猕猴桃新建园面积1.8万亩,高标准示范园总面积1.1万亩;新发展大樱桃、蓝莓等特色水果4000余亩。
围绕“质量安全、产业脱贫、加工提升、休闲农业、互联网+、绿色生产”6个方面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现增收转方式,提质增效可持续。上半年,191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产值43.4亿元,同比增长11.9%。
出台《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明确龙头企业发展目标和扶持办法,龙头企业在农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上半年,全市新推荐省级龙头企业15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达2.2:1,新增专业合作社721个,新认定家庭农场131家,新认定职业农民1381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总数分别达到4442个、928家和4304人。
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发展空间不断拓宽 农业的三产融合,打破了传统的产业内循环,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为培育农业三产融合的主体和载体,汉中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支持意见》。在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中加工型龙头企业占到总数的6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镇、企业分别达到2个、3个和12个。上半年,全市建成茶旅融合观光茶园20余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766个,营业总收入8.4亿元。
与此同时,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以拓宽市场空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与京津沪等一线城市交流对接,先后组团参加津洽会、丝博会、中国茶博会等系列高端展会。与上海鹏欣集团大康农业签署百万头生猪产业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生猪产业发展基金协议;与西安大唐西市集团签署30亿元田园综合体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汉中仙毫”在中国首届茶叶博览会上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跃至20.77亿元。“汉”字号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农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依托省级追溯平台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共有45个产品进入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上半年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力推“三品一标”认证,新增“三品”18个,地标产品总数达到13个、居全省第1。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明管理试点,10个镇创建省级标准化监管示范镇,佛坪县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整县环评复评。
为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资源,汉中市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稳妥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共确定37个镇164个村进行试点工作。出台《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落实“三权分置”,鼓励支持农民自愿有偿将土地有序流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半年,流转农村承包耕地96.8万亩,流转率22.1%。
成绩从砥砺奋进中来,化为阔步前行的动力。当前,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奏响了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的时代强音。新的形势下,汉中市农业发展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加速开创“三市”建设新局面,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新闻推荐
白忠信在培育天麻花粉本报通讯员吴燕峰王巧巧吴慧珩文/图“白忠信帮我家发展天麻,我家日子好过了,还清了欠账,买了洗衣机、电视机,以前想都不敢想!”提起白忠信,佛坪县大河坝镇五四村村民杨春德感...
佛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佛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