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几棵榆钱树

汉中日报 2022-03-08 10:24 大字

刘乐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这是诗人岑参,唐开元十年三月一天,在春天的边塞凉州城里,见有老人卖酒的酒肆旁,一棵榆钱树生机昂然,枝条上榆钱串串,触景生趣,创作《戏问花门酒家翁》抒情七绝诗,幽默诙谐,余味悠长。诗人叙述的不是买酒过程,而是偶然一瞥的春色中,看见形如串钱的榆荚,与那位当垆卖酒的老翁开了一个冷玩笑,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了仍会开心一笑。榆钱是岑参这首诗的诗眼,榆钱树成了春天不老的童话。

过了一千二百多年岁月,在己亥年三月一天,我们几个文朋诗友,相约来到了城固县城以北湑水之滨的斗山脚下,在千仞陡立的崖壁上,寻访古人留下的摩崖石刻。然而,刻字早就没入疯长的刺蔓与野草之中,实在难睹其容了。遗憾之际,忽然,西北临湑水河畔的沙石堤坎边,闪现出的五六棵熟悉而久违的榆钱树,让我们异常激动。榆钱树有碗口般粗壮,躯干上的枝柯柔长四散伸展,下垂的枝条上,挂满麻钱般大小的一串串榆荚,在阳光春风中轻轻闪烁摇曳。榆荚是榆钱树的花朵,呈现淡谈的青黄色。素雅的榆钱花对春天的追求急不可待,当榆钱树的绿叶还未舒身展姿的时侯,榆钱花就如挂起的串串鞭炮,鸣响了对春天哔哩叭啦爱的表白。

同游者,年龄大者七旬有余,小者己近花甲,然而大家对榆钱树的记忆深处,却有着共同的情愫:吃榆荚饭。榆荚饭,俗名儿叫榆钱麦饭。五六十年前的孩提时,在乡下农村,每到青黄不接的二三月间,房前屋后,沟涧山坡, 普通平凡的榆钱树上的榆荚,成了家家户户的救济粮。捋下榆荚儿,清水漂洗过,拌上不多的面粉,然后上笼蒸熟,调上辣子盐醋等佐料,就可入口果腹。苦涩艰难的日子里,伴着榆钱儿的清香,度过了那个年代。后来离开家乡,远离了故园那棵棵榆钱树;再后来榆钱树越来越少,春天回到故乡的时候,再难寻觅到它们的身影,串串榆钱儿便成了抹不去的缕缕乡愁。倒是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会给你一个惊喜。庆山雄踞桔乡升仙口之南要冲,湑水波涛滾滚南下,被庆山拒之而西流,成为护佑原公镇的天然屏障。因此,古往今来,庆山得到了人们的保护。特别是庆山以北山脚下这块封闭的地方,近有湑水滋润,远有升仙口神风吹拂,这里成了野树草花自由生长的一方乐土。榆钱树生长其间,更是大自然的神奇恩赐。

在庆山脚下,大家如逢故友般地分别和榆钱树拍照留影,品味着唐代诗人岑参“道傍榆荚仍似钱”的趣意,回放着儿时吃榆钱麦饭的记忆。临别,大家各自高兴地采摘了些许榆钱儿带上,让这个春天的庆山游装进了满满的欢乐与欣喜!

新闻推荐

王浩调研汉中城固机场二期扩建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玉文见习记者乔妍)2月2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浩带领市发改委、市机场管理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实地调研汉中...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