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馆建到了群众家门口

汉中日报 2021-12-22 10:37 大字

今年以来,市科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科普惠民,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路径,大力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在汉台区、城固县建成2处社区科普馆,让部分城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科普服务。

社区群众有了好去处“没想到社区里还藏着这么一个好地方!”这是许多人第一次走进汉台区汉江路社区科普馆时的共同感受。150平方米的社区科普馆虽然不大却“科技范”十足,数字宇宙、健康生活、VR互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充满特色的主题展区加上富有科技感的科普展品,让走进科普馆内的人眼前一亮。

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城东社区是一个以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为主的社区,老人和孩子是社区的常住居民。老年人年龄大、文化水平不高,带孩子学习知识成了困扰社区居民的烦心事。2021年10月,城东社区科普馆正式开馆运行,220平方米的社区科普馆配备了32台(套)科普设备,涵盖垃圾分类、防灾减灾、自然科学原理展示等诸多科普内容,成为了社区居民周末和闲暇时间遛娃的好去处。

聚合科普资源有了新平台“如何让有限的科普资源更好地服务群众?”市科协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这一问题,创新科普工作路径,通过实施社区科普馆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整合。市科协向汉台区科协和城固县科协下达科普资金65万元,成为2021年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最大的两笔项目资金。市级科普项目资金的投入带动了县(区)科普资金的跟进,汉台区科协在推进汉江路社区科普馆建设过程中,在市科协下拨的35万元项目资金基础上,又争取到其他资金的支持,科普馆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0多万元,实现了科普资源的聚合放大。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有了新抓手“没想到我对许多垃圾的分类都是错的!参观了社区科普馆,让我对垃圾分类有了新的认识。”一位在汉江路社区科普馆垃圾分类答题器上完成操作的群众笑着说道。汉江路社区地处中心城区,辖区内学校、机关单位、商业体众多,日常人流量大,社区科普馆的建成,满足了近万人的科普供给需求。

长期以来提升公民科普素质都是一项量大面宽的工作,过去那种发传单、摆展板的宣传方式吸引力和效果正在下降,社区科普馆的出现让这项工作有了新的抓手。通过组织社区群众、辖区单位干部和附近学校学生走进社区科普馆,借助一件件新奇有趣的科普展品,参观者通过触摸实物、动手操作、互动娱乐,在不经意间就增长了科学知识,拉近广大群众与科技的距离。(何攀)

新闻推荐

“汉中三堰”申报国家水利遗产

12月6日,记者从汉中市水利局获悉:汉中市正式启动“汉中三堰”联合申报国家水利遗产认定工作。据史料记载,西汉以来,在汉江流...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