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汉文化内涵王蓬

汉中日报 2021-09-08 11:50 大字

生活在汉中,参加各种“研讨”“座谈”,最常听到的一句便是“汉文化”,仿佛哲学家言必称“希腊”,谈文学则必讲鲁迅。

原本,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不仅凝聚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汉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把深蕴文化内涵的故事挖掘、搜集、整理出来,归纳概括到理论的高度是汉中人不容推卸的责任。

事实上,多年来汉中人一直在研究汉文化,成立有各种协会团社,办有纸质刊物和网络媒体。虽然取得成绩,产生影响。但总觉得有点空泛,联系实际不多,常是从西汉开国留在汉中的“三遗址”或是“明修暗渡”这些人尽皆知的历史遗迹典故谈论。缺少对两汉400年间,在汉中这片土地的行政区划,官吏制度,人口变迁,水患兵灾,农牧工商,生产生活,市井风貌,宗教信仰,乃至民居、饮食、服饰、风俗作深入的了解与研究。任何文化都是以上方面的综合反映,换句话说,从这些方面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得出的印象和结论才是结合汉中历史史实的汉代文化,才让人感到靠谱。

有鉴于此,突发奇想,当今时代成立团体,公布口号容易,要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委实不易。首先紧要便是摆正方向,作综合考虑、长远规划。文化研究不同于经济建设,不可能“短、平、快”,更不可能三五年见效。改革开放转瞬40年,我记得早在1987年,拍摄反映汉中的首部纪录片《今日汉中》,我承担撰稿,讨论脚本时,汉中师范学院教授李星就强调要突出汉文化。那什么是汉文化?当场谁也说不清。最后主持会议的崔兴亭专员说:把汉中的历史遗迹,山川风貌,今天的工农业发展,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拍好,真实反映出来就是汉文化。

这个话到今天也没错,那就是文化研究要结合实际。比如,汉中是因汉水得名。伴着汉水诞生的还有众多古代引水灌溉工程,在西汉初年,萧何、曹参便在汉水上游最大支流褒水上修筑山河堰,开汉中引水灌溉风气之先。受此影响,汉中历代都对汉水及其支流进行开发利用,建有100多处堰坝与密如织网的引水渠道,最有代表性的是汉中古代三堰。三堰指的是褒谷山河堰、城固湑水五门堰和杨填堰。三堰皆因历史悠久,惠泽百代,并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017年10月10日,墨西哥召开的第23届国际灌排大会暨国际灌排委第68届执委会上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

正是由于始于西汉的山河堰,汉中形成了发达的农田灌溉体系,成为中国西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鱼米之乡。由水利开发带来的变化,必然会对各方面产生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这片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每逢动荡,就成为各方势力争夺之地。比方东汉末年,张鲁、曹操、刘备先后争夺汉中。南宋汉中成抗金前线,直到抗战时期,又成为西北联大与故宫文物庇护之地。从小的方面来说发达的农田灌溉体系会对一方百姓吃穿住行,风俗民情产生深刻影响。总结出来,就是汉文化的具体又实在的表现。

汉中这方面的事例还可举例很多。比如,西汉汉武帝时,御史大夫张汤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运,武帝便让张汤儿子张卬为汉中太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虽因水湍石多,不可漕运。却大规模整修了褒斜道,改善了汉中到京城长安的交通。研究此段历史,从中不难看出,长安作为国都,各类物资都需驿道传输,尤其是成本较低的漕运,即利用河水发展航运。褒斜道因褒、斜二水成道,古代植被未遭破坏,涵养水源丰富,沿途人烟稀少,无灌溉用水,河水应较今日为丰,所以才会有“漕事”报告朝廷。这也是“褒斜道”在正式文献中的最早展现。之前,则称“褒谷”或“斜谷”。

从张汤的奏章中也能看出汉中能发数万人作褒斜道,说明当时此地人烟辐辏,也能看出水利发达、田亩丰收引发朝廷关注而产生“漕事”与修路。

再如,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东汉蔡伦造纸,汉明帝下昭凿通石门等都是两汉时期发生在汉中的事情,包括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推行“五斗米教”也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结合这些,可以把汉文化的研究作得具体实在而不流于空泛。

新闻推荐

汉中至安康 “复兴号”动集动车组正式首发

本报讯9月4日下午,随着D5086次“绿巨人”——“复兴号”动集动车组缓缓驶出汉中站,汉中至安康“复兴号”动集动车组正式首...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