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省钱还省心 汉中石门灌区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惠及40万百姓

三秦都市报 2021-03-25 02:56 大字

石门局段家山管理站在集镇上设立标识牌,向用水户宣传水价改革政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如何打通灌溉服务“最后一公里”,保障粮食安全?汉中市石门水库灌区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自2017年开始,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努力破解存在多年的基层水利管理难题,累计完成改革面积40.2万亩,受益群众40万人。

定方案探索水稻灌区的改革思路

汉中市石门水库灌区是陕西省最大的水稻灌区。水稻种植具有灌溉时间长、耗水量大的特点,节水的潜力也大。如何改变大水漫灌的习惯,激发出农民节水增效的热情,成为农业水价改革的关键。

2018年,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先在赤土岭、武乡2个管理站展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2019年在全灌区推行。水权改革是“首要任务”,通过明晰水权,灌区管理站将初始水权分配到斗口所在村组,为灌区用水户发放《用水使用权证》,让农户对水的商品属性有了进一步认识。结合水稻灌区特点,他们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用水实行分类定价,经过政府物价审核后施行。围绕灌区农业节水和可持续发展,确保灌区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管理局突出“水权、水价、管理、服务”四个关键着力点,用价格杠杆调动用水户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抓管理专业化水管队伍解决灌溉放水大问题

家住城固县段家山村年逾古稀的曹俭祥告诉记者,他专职从事石门灌区基层水管工作已经54年。2015年水管站选聘他当南干渠二十九斗经营人,又授权他确定专职放水员。夏灌开始后,他和放水员组织乡亲按顺序轮水灌田,村民省心了,再不用晚上睡在渠口上守水了,不仅省力省钱,而且都能灌上。

段家山村的变化是近年来石门灌区建立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强化服务的一个缩影。石门局农业供水科科长夏杰宏介绍,石门灌区原来没有专职基层水管员,渠道里的水放不到田里,造成水量浪费,还时常为争水发生纠纷。改革中,管理局争取国家末级渠系补贴,组建以农民为主体、由水管单位调配管理的基层水管员队伍。现在聘用专职片区长60人,聘用经营人188人、放水员378人,年度预算经费984万元。各水管站与各水管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工作职责、考核办法和报酬,实行绩效考核。翻开水管站的《水利工程巡查记录簿》,记者发现,对于村民反映的各类合理要求,片区长、经营者们几乎都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和用水户协商、解决。

减负担农业水价改革成效初显

3月17日,勉县老道寺镇季宅村召开村民大会,水管站给413户村民集中发放了2020灌季节水奖励754.32元。通过建立节水奖励机制,一下子拨动了农业用水的“敏感神经”。

“前年听水管站的同志宣传说水价涨了,我心里七上八下还纠结了好一阵,就怕水费高负担不起,灌水的时候尽量少要水。灌季结束,把水量一结算,发现水费比以前还少!今天还领到了节水奖励,这下才放心了。”季宅村村民熊长青对水价改革是一百个满意。

“推行农业水价改革,就得要用水户认可。我们对农业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过定额用水,水价就高;低于定额水量,不仅水价低,还有节水奖励拿。”赤土岭水管站站长王鹏程在村民会上这样说。他们还实行间歇性供水、干湿法灌溉,既提高产量又节约水量。

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为抓手,石门灌区从2016年开始,每年从末级渠系补贴资金中安排260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渠系险工险段维修改造和重点渠段清淤,改善田间渠道输水能力,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72。相比改革前,2020年灌区节约灌溉用水1876万立方米。新建、改建斗口计量设施695座,分渠口喷绘计量标尺2300余处,斗口安装自动测报水位计30处,将灌区管理直接延伸至末级渠系,破解灌区“最后一公里”管护难题,农户不需要在用水前投劳修渠,也不再承担放水撵水的费用,实现了用舒心水、交明白费。

治国安邦民为本,生产生活水当先。石门水库管理局工会主席徐培军在验收会上指出,石门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经驶入“快车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顾此失彼。下一步,还要深化“四项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的补助政策,继续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保持通畅。

通讯员喻东平任远

新闻推荐

田间地头培训忙

3月12日,城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高级农艺师王博现场为桔农讲解柑桔剪枝要点。该县抢抓农时,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分片区、分产业...

城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城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