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咸阳古城
任耀博
关于咸阳古城的地理,据《重修咸阳县志》记载,“咸阳去京兆五十里,东达京畿,西通巴塞,羽檄辇输,昼夜交驰,无不取道于此”,又云“咸为西北首冲,而咸之城固秦中一大保障也”。其中,京兆指古长安。咸阳自古即是西北交通要道、关中战略要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高中地理课本则如此描述咸阳:“附近多古迹,城北十公里,有周文王陵、武王陵以及周公墓等,足资凭吊。”由此可知,咸阳古城位置临近西安,战略位置显要,周边先秦古迹众多。这些地理特征既显示了咸阳古城厚重的文化属性,也突出了它悠久历史的重要底蕴,更使咸阳古城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近代的咸阳城,建于明朝洪武初期,城墙周长九里,九门十二街,有“九关九守九里山”之说,后又不断扩建和重修多次。
据史料记载,咸阳古城“依街衢开九门”,城内房屋疏散,不甚密集。砖砂路面或铺设有石子的路面可通车马,重要的街道是钟楼街,乃东西走向,聚集有官署、学校、寺庙,且“商贾亦多”,相对繁华的街道有南街、市行街和小东门街。
自明清以来,城内居民用水,以井水为主,渭河水为辅。日常取水用木质水桶,井水汲取依靠“辘轳绞取”,取用渭河水则是“肩挑车拉”。近代的咸阳城内各条街道都有水井,“属公用井,少则一眼,多则三四眼”,部分居民则在自家院落挖井取水。但城内大部分水井水质不佳,不宜饮用,仅有少数水质甘甜,“可供饮用”。“甜水巷”,即因井水甘甜可口而得名。据地方志记载,但凡屋院内有井的,均在门槛上钉一有“井”字的木板,“以便遇火灾时取水灭火用”。1940年,咸阳陆续出现专售适宜饮用的深层井水的商铺。
民国时期,咸阳城内还尚未有现代化的照明系统,居民仍然使用清油灯照明。清油灯是电灯尚未普及前的一种常见的照明工具。另外,还有马灯,约在清末民初传入咸阳境内,主要由灯油、灯芯、玻璃罩组成,可防风雨,夜行赶路以手提灯以照明。
随着近代戏院、新式商铺的引进,汽灯开始出现并使用,主要用于舞台照明和商品陈列照明,以及少数家庭照明。汽灯约在民国时期传入咸阳境内,因其比马灯照明效果更好,故价格不菲,所以购买者较少,租赁者多。那时候咸阳城内经营汽灯的店铺屈指可数,经营方式也简单,即每晚逐家送灯,按需使用,次日收回,仅收取租赁费。1945年,咸阳城内才开始出现电灯,但是最早安装电灯的只有个别工厂和学校。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城内大部分地区仍无路灯。
城里除了有关帝庙、文昌庙、城隍庙、钟楼、凤凰台等在文物古迹,还有渭阳书院。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渭阳书院初建在文庙明伦堂后,“前后各学舍十楹”,后改建于文庙崇圣祠后,但因求学者太多,几乎难以容下。光绪初年,“择地于西大街之二公馆而创修焉”,并立碑纪念,其碑对书院的创建改建缘由记录甚为详细,设立初衷即是“文教之复兴”。
城内商馆、会馆林立,车水马龙,商业繁荣。据《咸阳县志》记载,明清以来,“晋帮商馆居东、南两街,京帮商馆居东、北各街巷,淮商居西街”。商馆,是商帮进行商业往来的重要据点或场所。清末,城内有山西会馆、炭行会馆、钱商会馆、粟行会馆、花行会馆等行业和商帮会馆。此外,还有修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咸阳会馆,该馆是“吾邑西乡柏李村李树德堂星斋公所创建”,因他有感于咸阳籍士子乡试期间,居无定所,因此斥巨资力购“东街房三院七间,略加修补,化为乡试会馆”。
咸阳古城是近代咸阳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区,与周边的泾阳、三原等,一起构筑起咸阳境内最大的商贸活动经济带。近代咸阳,无论是手工业,还是工商业,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尤其是抗战时期,大量外地商户迁入咸阳,直接促进了咸阳工商业的经济发展。但好景不长,后来因为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物价暴涨,再加上苛捐杂税的重重盘剥,咸阳工商业经济奄奄一息。到解放前夕,生产停滞,市场萧条,民生维艰,商铺、工厂停业倒闭者不计其数。
解放后,咸阳古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经济迅速恢复并得到极大发展,古城面貌焕然一新,从此进入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B)(13)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肖昆王涛)“感谢尚同学及时将我丢失的手机归还,避免了更大的损失。”11月3日,家住城固县的陈先生来到城固二中,...
城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城固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