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园里的新憧憬 城固县桔园镇贾家山村贾振脱贫记

汉中日报 2020-06-10 08:46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洪维 6月初,走进城固县桔园镇贾家山村豫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石榴基地,朵朵明艳的石榴花竞相绽放,在一树树绿叶的衬托下,越显娇艳。在这如画的美景中,44岁的贾家山村脱贫户贾振正忙着为石榴树疏花定果。从2017年年底建园,贾振就开始在这里务工,现在他已经是石榴园的“老把式”了。

2015年,贾振患脑溢血病七年的母亲再次发病,辗转救治,虽说保住了性命,但却半身不遂,需要长期吃药、扎针治疗,大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这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年迈的父亲干农活体力不支,妻子要照顾两个在县城上学的孩子,原本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主要靠贾振在外打工的收入,现在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贾振无法再外出打工,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

2015年底,贾振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看病报销的多,两个孩子也享受到教育扶贫政策,为他减轻了很大负担。可是,贾振总觉得不得劲儿,只能在周边打零工挣点钱,他被困在了家乡这片“烂泥地里”。

2017年年底,贾振的生活迎来了转机。镇村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决定流转500亩坡地,从河南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项目。坡地的气候、土壤适合石榴生长,政府又投资200万元修路引水完善基础设施,还提供技术指导。坡上的荒地本来就不长庄稼,加之这“下雨如胶、天晴如刀”的烂泥路,一亩地一年破天荒能收入800元,流转后,这些坡地每年能有500到700元的租金。贾振算了一笔账:“我流转了土地有租金,到石榴园干活有工资,入股还可以拿分红,最主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不耽误照顾母亲。”挖沟排行、起垄栽苗、除草施肥,勤快聪明的贾振很快就当上了“工头”。一年下来,他在石榴园拿到了4万多元的工资,当年就脱了贫!趁着年底农闲时节,贾振翻新了破旧的砖房,三间两层半的新楼房让村子里的人对他刮目相看。

只要吃苦肯干,借着镇村发展产业的“东风”,依靠勤劳的双手也能脱贫致富!贾振的干劲更大了,石榴园的活抢着干,技术培训竖着耳朵听,不懂的地方见到技术员就问个究竟,去外地参加培训,他第一个申请报名。贾振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软籽石榴效益好,亩产4000斤,市场价最低10元,一亩产值最少4万元,多长个心眼学会种植技术,自己也来种几亩。”

到河南郑州最大的软籽石榴基地学习,跟着去果园培训指导的技术专家现场实践,有空就查阅石榴种植技术方面的资料,勤奋好学又爱钻研的贾振渐渐成了石榴种植的“土专家”。剪枝掰芽、疏花定果、除草用肥、防止裂果……这些技术要点贾振烂熟于心,曾经被困在家乡的他如鱼得水,在家门口有了施展拳脚的天地。勤快的贾振还种植了10亩猕猴桃,3亩桔树,妻子在县城边照顾孩子上学边打零工补贴家用,2019年贾振的家庭收入达到6万多元。

谈起今后的打算,贾振满怀深情地看了一眼火红的石榴花,信心满满地说:“等今年学会新的嫁接技术,我也来租二三十亩地,教乡亲们种石榴,一起把日子过得像这石榴花一样红火!”

新闻推荐

朱鹮幼鸟跌落树下城固群众及时救助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朱鹮放进救护箱中。通讯员晏勇文/图5月23日,城固县原公镇西原村汉中奇峰果业的职工于毅救治了一...

城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城固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