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好媳妇照顾公婆不离不弃

汉中日报 2019-11-22 10:22 大字

本报记者 曹娜

4年前,城固县原公镇原公村的郑万娥丈夫离世,有人劝她改嫁追求更好的生活,给她介绍对象。当对象听说她带着重病的公公婆婆,拖着沉重的“包袱”,对跟她谈婚论嫁迟疑退缩时,她依然选择照顾公婆不离不弃,继续赡养老人。她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在儿子眼中她是一个好母亲,在乡亲们眼中她是一个任劳任怨、孝心满满的好儿媳。一直以来,她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生活重担肩上扛独自撑起一个家

1981年,郑万娥出生在城固县原公镇原公村一个农民家庭。1998年,在西安打工认识了第一任丈夫,两个年轻人爱的轰轰烈烈,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她毅然嫁到了远在商洛市的山里。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夫妻俩互敬互爱,不久后儿子出生,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丈夫选择远赴外地打工。婚后的她,一直恪守“百事孝为先,孝为百行源”的传统美德。面对精神异常、身体多病的婆婆,以及同样疾病缠身的公公,她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对家里人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家里没个女人不行,他们需要我。”

婚后几年,郑万娥双目失明饱受类风湿病折磨的父亲瘫痪在床,也需要人照顾。她和丈夫几番商量后,将公公婆婆从商洛接到汉中,把家安在了城固县。就这样,她独自一人照顾瘫痪的父亲,精神异常的婆婆,身体不好的公公以及年幼的孩子,苦累可想而知。父亲眼睛看不见又瘫痪在床,她细致入微地照料着,洗脸翻身、一日三餐、端屎端尿都是她每天必须要做的。躺了3年的父亲还是走了,临终前父亲握着她的手说:“孩子你的命咋这样苦,我拖累你呢!”她却说:“儿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的。”

在外打工的丈夫心疼她,她却总是安慰他说:“你放心,这个家只要我在,家就在!”就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丈夫在千里之外的工地从十几米的高楼坠落下来,不幸离世。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女人,跌跌撞撞地带着年幼的儿子赶到医院,丈夫人还是走了,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公公在知道儿子意外离世时悲痛欲绝,坚持要带着婆婆离开汉中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他知道,儿媳妇这么多年操持家事多么不容易。在他的一再坚持下,两位老人在小儿子的带领下离开了生活几年的汉中,回到商洛的山里。

兑现承诺照顾公婆不离弃

郑万娥知道公公是为了她着想,带着担忧与感恩的心情她接受了来自老人最朴素的善意。但生活的厄运并没有结束,半年后,原公婆的小儿子突发疾病去世,这个跟她在法理上已经没有关系的家,又成了她心头无法放下的牵挂。公公在短短一年时间失去两个儿子,接受不了事实一病不起。望着这个风雨飘摇、支离破碎的家庭,她又一次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担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

“丈夫都不在了,你还照顾原来公婆给自己找麻烦干嘛呢?”

“你还这么年轻,带着这样两个老人,想再婚追求新生活都没办法,你咋这么傻呢!”

面对他人的劝说,她告诉记者:“两个老人无依无靠,如果我再不管他们,要不了多久老人可能都活不下去了,做人要有良心。”

从汉中到商洛,这条路她不知道跑了多少回。她永远忘不了公公弥留之际对她说的一句话:“娥,我走了,你能把你疯婆婆陪到最后,他就你这一个亲人呢!”她深深地点点头,将这一份承诺记在心里,也付诸在实际行动上。

今年,郑万娥把婆婆从商洛山里又带回城固,接到身边照顾。儿子长大在外当了上门女婿,她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婆婆身上。婆婆身体原因身边不能离开人,她没办法出远门打工,就在家门口给邻里帮工赚点零钱,再种点地,维持家用。天亮出门干活,去附近帮别人收秋,贴补家用,天黑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三四年过去,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发病越来越轻。

“百善孝为先”的优良美德,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邻居们都被她的行为所感动,齐声称赞她是个难得的好儿媳。面对邻居们的赞扬,她说:“有娘在,家就在!”

新闻推荐

城固建成首个“学习强国”学习驿站

本报讯(通讯员肖昆陈波)近日,城固县个体私营经济党工委在柳林镇汉中福缘实业公司党支部建成该县首个“学习强国”学习驿站。...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