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孕育新希望 城固县原公镇垣山社区壮大扶贫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见闻

陕西农村报 2019-08-12 06:24 大字

本报通讯员 肖昆

“在扶贫车间务工比在外面打零工强多了,干活不累、离家又近,每个月能领到2000元工资,年底还有分红,今年脱贫准没问题。”8月6日,城固县原公镇垣山社区扶贫车间内,张昌翠乐呵呵地说。她和工友们正忙着分选刚收购的豇豆,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震耳,烘干机的温度高达60℃,汗水也渗透了衣服,却丝毫没有减退工作热情。

像张昌翠一样,在干好自家农活的同时,利用农闲时间来扶贫车间务工增加收入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往日的垣山社区同大多数贫困村一样,资源无特色、产业结构单一、集体无积累,群众日子过得拮据。过去,村委会开党员会,很难聚齐干部,工作推进缓慢更是常有的现象,村党支部工作在近年来的全镇综合评比中,多次位于后进序列。如今,村两委一班人齐心协力,在发展产业上谋思路、想办法,带领群众跑项目、建厂房、配股分红,让群众尝到了甜头。

“多亏了扶贫政策好,让我们这个穷村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群众的生活有了奔头。通过推进产业多元发展,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力度,帮助群众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村产业壮大了,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谈起村上近一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垣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小春发自肺腑地说。

2018年,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集体通过整合涉农资金,累计投资200万元,建成1500余平方米的社区扶贫车间,吸纳当地50名村民在此负责装卸、分选、打蜡、包装等工作,2019年元旦前夕,扶贫车间试运行的3个月,累计打蜡柑桔1000吨,来料加工200吨,为村民支付工资15万元。

“新建的扶贫车间和周边原有的5家打蜡厂形成了市场集群效益,带动周边柑桔经销人竞争购销,外来客商增多、从而提高当地群众种植、收购柑桔的积极性以及餐饮业、服务业的发展。”垣山社区村主任张智林介绍。垣山社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种植的柑桔品质佳、味道好,吸引了外地水果商争相订购,价格也比周边柑桔打蜡厂每公斤高出0.2元,也带动了该村60户贫困户种植柑桔,新增柑桔种植面积220亩,柑桔收购商20家,户均增收5000元。

越来越多的群众除了增加柑桔种植面积以外,还在自家房里开起了小饭馆、年底再领到村集体的分红,真是产业多元开花、收入节节攀高。再过两个月,柑桔进入采摘期,由社区扶贫互助合作社牵头正在实施的2500吨气调库也将投入使用。

垣山社区通过产业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的“致富路”。目前,垣山社区已种植柑桔园2600余亩,年产优质柑桔约4000吨,产值约800余万元;栽植猕猴桃650余亩,优质桃树500余亩,发展大棚蔬菜300余亩,养殖生猪2800余头,肉牛300余头,肉羊800余只,群众创收致富的路越来越宽。

新闻推荐

男子驾车撞伤人 换车“顶包”被识破

本报汉中讯(郭庭玮刘顺成记者陈卫平)7月9日,闫某驾驶一辆小型货车在送货途中行至城固县西环三路,在由机动车道驶入非机动车道...

城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城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